三法司會審當日,刑部衙門內外,官擠民喧,人山人海。
會審的陣容還是之前一樣。三法司的正堂官并排坐在刑部大堂的中央正案。負責記錄的副堂官坐在正案左側的偏案前。
唯一的不同是基于犯人的身份調整的。趙南星不是官,所以不由都察院而是刑部主審。黃克瓚與張問達的位置也因此對調了,三人座次變成了黃中、張左、何右。
可能是為了避免上次的紛爭,圣旨特意提及,仍由吏部尚書周嘉謨、戶部尚書李汝華,以及禮部尚書徐光啟旁聽。他們按之前的座次,并派坐在右側偏案的位置上。眾人的表情還是一如既往的沉著,可如果有人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徐光啟的臉上除了沉著還有沉重,甚至顯得陰翳。
不過即便真有這么一個觀察者,他也不會覺得奇怪,因為徐光啟的身邊除了戶部尚書李汝華,還坐著一個并不討人喜歡的家伙——東廠提督崔文升。
崔文升當然也是奉旨來的,但他卻沒有像上次那樣在堂上大吵大鬧。而崔文升之所以安靜地和徐光啟并肩坐著,不是因為他突然轉性了不愿意借機表現自己,而是因為本案的主犯遲遲未到。
主審和旁聽的文官們是辰時初來的,崔文升照例遲到,差不多辰時五刻才來。可現在巳時過二,錦衣衛仍舊沒到。
“這都什么時辰了,怎么還不來啊!?”一名在寒風中站了一個多時辰刑部主事終于忍不住抱怨了起來。
緊接著,同樣的質疑以此為中心蔓散開來。越來越大,逐漸變成嘈雜。
“崔公公,錦衣衛那邊兒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啊?”徐光啟似乎也不耐煩了,轉頭詢問崔文升。
“我怎么知道。”崔文升是真不知道。他并未參與暗殺趙南星的秘議,之后也沒人特意告知他真實的情況。
只有在讓崔文升過來照例旁聽之前,魏朝就此事好心地問了王安一嘴巴。不過王安的意見是:“為了讓這場假戲看起來真一些,還是不要告訴他太多得好。”
所以,崔文升最后得到的命令只有四個字:照例旁聽。
“要不派人去看看?”副審官張問達偏頭看向黃克瓚。
“張大人你慌什么,這事情皇上是下了明旨的。錦衣衛還能抗旨不成?”崔文升還是那副囂張氣,一有人說話他就要頂上去。不僅如此,他還挑釁似地對東廠番子們喊道:“讓外邊的人安靜點兒。”
“是。”東廠番子們哪管這是什么地方,反正廠督下令,干就是了。
“崔文升,這里是刑部大堂!”這次輪到黃克瓚被激怒了。
“黃部堂,我不是拂您的面子,我只是覺得外邊兒這樣吵吵嚷嚷的不像個事兒。這又不是菜市口,到縣衙湊熱鬧聽案子還講究個肅靜呢,您這可是三法司會審啊。”崔文升站起來,笑著微欠身道:“您不好意思管教下屬,我就受累幫您這個忙。”
“巧舌如簧。”黃克瓚不想跟崔文升浪費口舌,于是舉起驚堂木,猛拍了一下。“夠了!肅靜!”
愿意跟崔文升對著干的官員都被抓了,所以在番子和驚堂共同的作用下,刑部內外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彈壓并不真正解決問題。蛇去馬至午時將臨的時候,該來的人還是沒來,這搞得崔文升自己也坐不住了。皇上還等著他在會審完畢之后把結果報上去呢。
不過他是絕不會主動過問的,這也太丟面子了。他嘆了一口氣,然后又伸了個懶腰。立刻便得到了想要的臺階。
在崔文升眼角余光的注視下,坐在他身側的徐光啟轉頭看了過來,說道:“崔公公,派人去錦衣衛那邊兒瞧瞧吧。皇上讓您來監審,您總不能在這兒干坐著吧?您在這個案子上奉旨提領錦衣衛,可如果錦衣衛那邊真出了什么岔子,您不聞不問也說不過去不是?”
崔文升點點頭。對他來說,就算不是臺階這番話還是有道理的。“既然徐部堂都這么說了,那我賣您一個面子。來人。”
“廠督大人。”領隊的百總走過來抱拳候命。
“兩隊人,分別去指揮使司和北鎮撫司,除了案犯,再把駱思恭和田爾耕也都帶過來。讓他們給我解釋解釋這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崔文升決定趁這個機會拿腔拿調地當眾發作一番,也好在錦衣衛面前樹一樹自己的威信。
“是。”百總領命,轉頭就出門點了兩個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