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這突然鬧出了天花疫情,導致周邊的印第安部落大范圍染病,不能再提供“富余”的勞動力,頓時就造成了嚴重的人力短缺。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今年抵達的大明移民數量肯定會大大超過去年,很可能達到1500-1700人。
在獲得走私商人佩德羅售予的一艘船后,啟明島的移民船只數量便增加至三艘,可以載運900-1000人。
若是能說動葡萄牙人派兩艘船參與移民行動,那便會有600-700人。
這一下子多出這么人吃飯,肯定會讓啟明島上的糧食儲備面臨極大的壓力。
為此,在去冬今春期間,決策委員會幾乎動員了所有的人力,還征召了七百多印第安人,又開辟了八千多畝地,使得啟明島上的耕地總數達到了三萬二千多畝。
而這些耕地中,超過七成的面積都是栽種的高產作物:玉米、土豆、紅薯。
之所以這樣,就是為了最大程度地增加糧食產出,以竭力滿足急劇增長的人口。
以本年度移民數量1800人計,那么整個啟明島上的人口規模將突破五千人(含納入統治的六七百印第安人)。
這么多人口,每年消耗的糧食就要三百多萬斤(這個時期,成年人一天耗糧2斤應該能吃比較飽,1斤應該是勉強茍活,所以人均年消耗在365斤到730斤之間)!
為了耕種這么多的田地,穿越眾幾乎將能利用到的人力發揮到了極致。
好嘛,眼看著就要秋收了,數萬畝玉米、土豆、紅薯、大豆等農作物即將成熟,正是需要大量農業生產勞動力的時候,卻偏偏因為印第安部落陷入天花疫情而無法征召。
這突然間缺了四五百個壯勞力,那肯定要動員所有人力,包括他們這些脫產的穿越眾們不得不又拿起鐮刀下地干活。
好悲催呀!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缺人。
稍有變故,就會打亂整個生產計劃。
“……你們瞧,那是不是‘破浪號’回來了!”鄺旭舉著望遠鏡,突然伸手指向海灣的方向,大聲喊道。
眾人聞言,頓時朝他所指的方向望去
只見一艘風帆船拐過海灣的岬角后,半掛著帆,以2-3節的速度緩緩地朝港口駛來。
修長的船身,白色的帆影,淡藍色的船舷,前突的側桅帆,不是“破浪號”還是哪個!
“破浪號怎么單獨先跑回來了?”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的腦海中不由皆冒出這個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