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有限接納印第安人為“正式居民”的決議還是被簡單多數通過了。
凡是能說一點簡單的漢話并日常交流溝通無障礙的印第安人,在通過政府考核后,便可落籍入戶,成為啟明島治下之民。
然后,根據民政事務部門的統一安排,從事各種力所能及的工作,享受應有的待遇和福利。
按照要求,歸化的印第安人在落籍時,必須擁有正式的華夏姓名,方能錄入籍冊。
鑒于島上的印第安人根本沒有姓氏,穿越眾將對他們予以“賜名”,以百家姓為據,給他們一一落名登記。
當然,印第安人成了落籍之民,那就需要履行各項“法定”的義務。
比如,接受政府的“編戶齊民”。
比如,需要繳納賦稅、承擔徭役。
比如,接受政府征召,保衛家園。
另外,為了塑造民族共性,鑄就民族國家概念,各個族裔的專屬標簽和文化將會被刻意的淡化。
啟明島治下之民,不論是來自大明,還是原屬西班牙,乃至印第安原住民,都要強調是屬于一個共同的群體,擁有共同的利益。
即,同一個民族,同一個語言,同一個國家。
其實,民族也好,國家也罷,甚至創造出來的宗教,從它們誕生起,就是為了團結特定人群、一起合作而構建出來的“想象的共同體”。
那么,啟明島所構建的“想象的共同體”又將是何種形式存在呢?
此前,就有不少穿越眾提出以現有的人口和掌握的資源,建立一個“法人實體”,不論是現如今西方盛行的殖民公司,還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總得有一個正式的名號。
要不然,該以何種面目與外人打交道,又該以何種形式凝聚所統轄的數千子民的人心?
駐廣州的孟勝新和鐘明輝是以新洲大陸貿易商行的名義,跟當地官員和商人,以及澳門的葡萄牙人打交道。
移民和貿易船隊在跟西班牙走私商人佩德羅交易過程中,則是不清不楚的東方海盜身份。
在管理治下數千居民時,穿越眾又是以啟明島決策委員會的機構來頒布和實施各項發展計劃的。
李顯清說要構筑一個“想象的共同體”,那么,我們這個“共同體”是不是就要有一個稱號?
“確實如此。”羅振輝與李顯清相視一笑,然后開口說道:“我們目前所擁有的人口規模超過六千人(含歸附的印第安人),這點實力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不過,放在整個北美西海岸地區,也是屬于僅次于西班牙人的強大勢力,倒也該有一個響亮而正式的名號了。”
“我們決策委員會也收到不少有關名號的建議,有的說叫北美華夏,有的說我們在神州大陸的東方,干脆叫東方華夏,甚至還有的人給起了一個非常霸氣的名字,叫什么環太平洋華夏帝國。呵呵,這是準備要將整個太平洋地區全都囊括進來嗎?”
“其實,我們委員會也就名號的問題進行了一番討論,并且也得了一個名字。負責廣豐堡事務的李良提議,我們所據的大陸,相較于大明和歐洲大陸而言,無疑算是一個新大陸,而且此前我們在大明招攬移民的時候,也是聲稱前往新洲大陸墾殖。”
“既如此,我們不如就叫新洲華夏這個名字,簡稱新華。這個‘新’字,也代表著我們將開創一個嶄新的新世界,開辟一個從未有過的新家園,建立一個以新華夏民族為主導的世界新秩序。”
“所以,我們未來所建立的國家就叫新洲華夏共和國,我們的人民就是新洲華夏人!”
——
“喲,那以后我們就是新華人了!”
兩名半大孩子把手中的文告宣讀完畢后,便將其張貼在始興堡中心廣場的公告欄上,隨即仰著一張漲紅的小臉,徑直朝下一個宣講公告亭走去。
一群居民立即涌了過去,好奇地圍在公告欄前,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