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先生,對于新華人想要跟我們簽一個長達五年的服務合約,你是怎么想的?”
1631年12月5日,在始興堡的一間酒館內,“啟順號”大副葡萄牙人瓦斯科·索薩一邊吃著香噴噴、熱乎乎的“雜鍋湯(火鍋)”,一邊與自己的船長迪奧戈·科斯塔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
他們在六月間,受雇于新華駐廣州貨棧,擔任一艘新建遠洋商船的管理崗位,負責將這艘船平安地開回新洲大陸。
新華人為此給他們開出了一個讓人無法拒絕的薪酬,并為這艘船提供了五十多個極為吃苦耐勞的明國水手。
在離開廣州時,新華人又往這艘船上塞了三名海軍見習軍官,并要求他們在海上航行過程中,能給予必要的技術指導和經驗傳授。
當然,新華人會根據這幾個見習軍官學習后的效果評估,額外再支付一筆指導費,以答謝他們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六月中旬,這艘不同于任何船只造型的大船載滿了移民和糧食、棉布、銅、鉛等物資,跟隨華葡移民船隊一起跨越浩瀚的太平洋,歷經三個多月,抵達了啟明島。
在這里,他們看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殖民地。
新華雖然不是很繁華熱鬧,但也沒有想象中那般窮鄙和荒涼。
港口建有堅固的防波提,有條石(水泥)修筑的棧橋,還有一臺臺高聳的滑輪吊桿,甚至在港灣深處還有一座船塢,不僅能為船只做全面的維修和保養,還能建造排水量數百噸的大船。
盡管岸上的諸多建筑大部分皆為木質,裝飾也都很簡單,但整體布局都很規整,一排排,一列列,橫平豎直,讓人看了就會感到一種莫名的舒服。
到了城內,磚石建筑稍稍多了起來,依舊是那么的整齊劃一,仿佛這里的人都有一種強迫癥,非要將所有的房屋建筑修得如此嚴整,如此標準。
而最讓人驚嘆的是,這里非常干凈,非常有秩序,沒有歐洲城市那種污水橫流、垃圾遍地景象,也沒有殖民地城市那般乞丐亂竄、小偷橫行的情況。
而且,從街上的行人所展示的狀態可以看得出來,這里的人們生活水平似乎并不低,一個個均面色紅潤,身形壯實,言談舉止也露出一股自信的樣子。
嬉戲玩鬧的孩童,也極是活潑,會四下追逐打鬧,顯見營養比較充足。
就連那些印第安土著,看著也是活蹦亂跳的,似乎并未受到新華人太多的歧視和奴役,而是極為心甘情愿地歸附他們。
不可否認,新華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一切都顯得那么的富有生機,那么的欣欣向榮。
工場里不斷地敲敲打打,生產制造出一件件工業品。
無垠的田地里,各種農作物收獲滿滿,一擔擔小麥,一筐筐玉米,從地頭到谷倉,絡繹不絕地運進來。
還有他們的政府官員、街頭警察、軍隊士兵,也都表現出非常積極樂觀的面貌,一個個似乎都充滿無限激情。
這幅情形,是在馬六甲或者果阿根本無法看到的,甚至連更為繁華和富裕的蠔鏡,也沒有這種生機盎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