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以來,他率兵收復叛軍攻陷的遼海諸島和旅順重鎮,斬首七百,俘獲五百余,繳獲大小船只四十余艘,基本恢復了東江原有的統治秩序。
即使,朝廷以御下不嚴、部屬叛亂的罪名問責,但他也能憑上述戰績多少可以將功折罪,減輕一點自己的責罰力度。
而如今,他更是率東江水師,南下急襲登州,大破叛軍水師,幾乎焚毀了叛軍所有船只,斷絕了叛軍遁海外逃的后路。
這份功勞,一旦報至崇禎帝面前,那不得給自己大大加分添彩。
說不定,不僅能折抵東江鎮叛軍肆虐轄境的罪責,還能因此加官進爵,受到朝廷的重賞。
此番暫退旅順后,接下來的事務就是筑壘修城,北防建奴,南阻叛軍,慢慢恢復東江鎮的元氣。
若是能獲得朝廷的大力支持,那便將東江鎮好生整頓一番,不僅要清除沈世魁等老東江系勢力,還要把所有事權收歸一統,都握在自己的手中,重建他身為總兵官的威權。
話說,此次于登州大破叛軍水師,新洲番商的幾艘炮船功不可沒,讓黃龍甚是滿意。
曾經因為他們與沈世魁之間的密切合作關系而產生的幾多惡感,也在這場大勝后,隨之消散于無形。
至于他們口中所言,心懷故土,情系大明,故而才會這般傾力襄助的說法,黃龍是一個字都不信。
新洲人此舉,多半是想藉此獲得一個能被我大明朝廷認可的身份,以及一處能源源不斷招攬移民和販殖貿易的穩固據點。
沒錯,他們欲效仿佛郎機人那般,在遼海謀占一座北方的“蠔鏡”。
對此,黃龍覺得“無可無不可”。
只要這些新洲人心向我大明,服從朝廷的管轄,并且還遵守大明律法和社會公序良俗,那便劃予他們一座小島自治堅守,也無有多少損益。
更重要的是,要是以朝廷名義將哭娘島“授予”他們,那便可以把這些新洲人置于東江鎮的管轄下,從而名正言順地剝離他們與沈世魁之間的合作關系。
不就是想要移民嘛,我東江鎮轄下諸島,無以為食的遼東難民數以十萬計,想要運多少,我們皆可滿足。
即使,我東江鎮可運移民難以滿足需求,一海之隔的登萊和山東,想要謀衣食溫飽的難民數量那就更多了。
尤其自去歲以來,李九成、孔有德等叛軍荼蘼整個山東,境內數十府縣皆遭叛軍嚴重破壞,無家可歸者恐難以計數。
若是他們想要販殖貿易,那更是不成問題了。
只要你們新洲人愿意,我們東江鎮可以開放旅順口,毛皮、人參、東珠,甚至鐵器、硝磺等諸多物資,皆可一應提供。
沈世魁能給你們的東西,我黃龍身為東江鎮總兵也照樣能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