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算不算改變了歷史?”
7月20日,傍晚九時,在南長山島西側的港灣內,密密麻麻地停駐了數十艘東江鎮水師戰船,以躲避海上驟起的風暴。
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沙船里,有五艘身形巨大的三桅帆船鶴立于其中。
三天前,船隊橫跨遼海,突然進襲至登州,隨即便向位于海邊的登州水城發起進攻。
依靠新華旗下的五艘炮艦兇猛火力壓制,東江鎮水師得以直接抵近水城,將所有壓箱底的火器統統都拿了出來,施放了超過一百二十余支“神火飛鴉”,立時將停泊于水城內的百余艘叛軍船只點燃。
盡管,叛軍在火炮和“神火飛鴉”的雙重攻擊下,竭力操縱船只,試圖避免被烈火焚燒的下場。
但水城內狹窄的“小海”根本無法讓太多的船只擁有騰挪閃避空間,除了三十余艘小船僥幸避至火勢死角,逃得一線生機外,大部分船只皆被引燃,為烈焰所吞噬。
大火足足燒了一日,至夜幕降臨時,火光仍未熄滅,猶如夜空中一堆巨大的篝火,使得附近的海面亦被映得一片通紅。
然而,就在東江鎮水師艦隊為此歡呼雀躍,就重挫叛軍水師大肆慶祝時,卻未曾料到,叛軍竟然趁夜組織僅剩不多的船只,發動了一次夜襲。
對方以彼之道,還彼之身,同樣施以火攻,在借助夜色掩護下,偷偷接近下錨停駐于海上的東江水師,然后便猝然發動,點燃火攻船,突入船隊。
是夜,經過一場混戰,東江水師損失了二十余艘戰船,官兵傷亡、失蹤六百余,讓此前一日才剛剛獲得的空前大捷的戰果,不免生出幾分瑕疵。
昨晚送出的捷報怕是還未遞至岸上,己方就遭遇此番“小挫”,這讓總兵黃龍頓時感到一絲莫名的尷尬。
當晚叛軍發動火攻,新華所屬的五艘大船并未與東江鎮水師停駐在一起,而是另擇下錨地,完美地避開了叛軍的突襲。
在混戰之際,囿于局勢不明,視野不清,船隊也未對“友軍”施以援助,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
次日天明,東江鎮水師正待繼續攻打水城,以找回昨晚丟了的場子。
卻不想,海上開始刮起大風,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迫得東江船隊只能收兵息戰,尋找能躲避的下錨地。
約莫兩個多時辰后,風勢更大,浪高愈丈,并伴有暴雨襲來。
船隊艱難地駛入長山島西側港灣,隨后便落帆下錨,等待大風過去。
狂風肆虐了一日一夜,十余艘身形單薄的小船被大浪掀翻,還有多艘大船桅桿被吹倒,船艙積水甚深,大量物資器械損毀。
經歷這番風暴,東江水師顯見是無法再戰叛軍了,只能等待風浪停歇,返回旅順進行休整。
不過,總兵黃龍對此倒也并未表現出太多沮喪,反而極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