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四艘移民船又載運著一千七百多遼東難民抵達臨海堡。
稍事休整數日后,船隊在為他們留下四百多噸糧食的同時,也甩下了兩百多健康狀態不佳的移民。
原本以為,今年的移民季仍會有四到五艘葡萄牙船參與移民活動,可以將臨海堡人口“淤積”的問題稍稍緩解一下。
卻不曾想,對方畏于啟明島可能會爆發的西班牙入侵戰爭,將他們直接卷入沖突當中,拒絕了雙方之間的合作,沒有派出一艘船過來轉運移民。
這樣一來,拓殖隊便立時有些坐蠟了。
臨海堡在一年的時間里,人口規模從兩千余暴增至近七千人,著實讓北瀛島拓殖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盡管臨海所處的海域乃是赫赫有名的北海道漁場,只要配備足夠的捕魚船和漁具,輕輕松松可以在漁汛期撈上來數百上千噸的漁獲,不虞糧食有缺的風險。
但這么多張嘴總不能一年到頭來光吃魚而不吃飯吧!
而臨海周邊多沼澤,而且森林密布,這就使得這片地區不僅土地肥力不足,而且開發極為困難,委實不是一塊好的農業種植區。
沃川平原則不然,河流縱橫,水源充沛,廣袤的河谷地帶還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黑土,稍事開墾,便能成為一片沃土,為北瀛島拓殖隊提供海量的糧食。
于是,在拓殖隊的兩位負責人經過簡單的討論后,便立即做了一個分工。
齊永澤負責臨海堡基地的繼續建設和完善,并籌備開建若干輕工作坊、修船所等相應基礎設施。
而衛仲龍則主持沃川地區的開拓,大力發展農業墾殖,促進當地的糧食生產。
在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春夏兩季后,隨著土豆、玉米、大豆等粗糧作物的陸續成熟收獲,整個北瀛島拓殖隊的糧食緊張局面得以稍事緩解,各項工作也開始轉入到冬季物資儲備方面。
北瀛島與遼東所處的緯度基本相同,但該地區受海洋氣候影響,冬季并不是很冷,溫度平均在零下五度到十度上下,白天則通常在零度左右,與山東半島相若。
不過,正是因為受洋流(日本暖流)影響,這里冬季降雪較為豐富,一片萬里冰封的雪國世界。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的戶外工作都將停下來,人們只能窩在屋里貓冬。
因而,移民們必須在氣溫轉冷前,不僅要完成秋收的掃尾工作,還要做好冬季防寒保暖準備。
比如,玉米的脫粒、土豆的收儲。
比如,增建更多的木屋。
比如,將田地里的秸稈回收至居住點以增加冬季燃料所需。
比如,砍伐樹木,準備過冬柴火。
……
衛仲龍于十幾天前從新遼堡出發,帶著一小隊騎兵,巡視各處堡寨、屯殖點,檢查地方的秋收工作,以及新到移民的安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