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木器一直都是人類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物質基礎。
比如,中國古代兵器中的“殳”、“梃”和“杵”,其實都是木頭棒子,武王伐紂據說“血流漂杵”。
直到春秋戰國時代,木棍和削尖的木矛仍然是主要的武器裝備。
秦末時期,陳勝吳廣起義亦是“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青銅和鐵器出現以后,最先用于祭祀、奢侈品和戰爭,最后才進入生產和生活領域。
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這兩種更加堅硬和可塑的新式材料并沒有完全取代木器,反而使木材加工技術實現大跨越,進一步豐富了木器文化。
同時,也使人們制作工具和機器的天賦得到充分發揮。
木材豐富的材料性能和來源,將手工業逐漸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實現了專業化和批量化,在很短的時間內,人類的木器制造技術就達到了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程度。
在木器時代,除了加工木材的切削刃具外,大多數工具和器具幾乎都是木器。
房屋和家具是木器,船和馬車是木器,水泵和輸水管道是用空心樹干或者竹子,風車和水車是木制的,鐘表是木制的,織布機和紡車都是木制的,就連古登堡印刷機發明出來一百年后,仍然是木制的。
用木材來建造機器和工廠的做法,一直持續到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
在真正的鐵路出現之前,用木制軌道鋪設的“鐵路”已經存在了兩百多年。
早期,人類用石斧加工木材的過程中,大腦空間得到了充分的擴充,日益復雜的大腦反過來又使工具更加復雜多樣,以至于很多年后,人類終于開始制造復雜化的工具--機器。
如果從更復雜的機械裝置來看,最早的機器可能是滑輪或杠桿,這些簡單的機械在新石器時代已被用于搬運重物。
與工具相比,機器更加復雜和更有效率,也更具有特定性和資本性。
機器實現了工具和技術的整合,即使一臺最簡單的機器,也比工具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