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這過程中,以最為果決的姿態將敢于出來戰斗的男人逐一射殺,震懾了所有人。
隨后,他們就悄然分散在小鎮的外圍出口,將幾個外逃通道徹底封死,成為他們的待宰羔羊。
次日天明,小鎮的鎮長、法官和神父打著一桿白旗,來到了“海盜”的營地,將這里的控制權交給了對方。
小鎮內的居民大概有三百余,超過一半都是印第安人。
而現在,他們都成了“海盜們”的獵物。
隨著“海盜”耀武揚威地開了進來,居民們透過窗戶一角,惶恐不安地看著他們,只能口中默默地向上帝禱告。
穆大海征用了小鎮內最華麗的一棟建筑--磚石結構的市政廳,作為“占領者”的臨時指揮部。
很巧的是,八年前新華在攻占這座小鎮時,也是將此處作為指揮所。
收到訊息的海軍水手們在留下必要的警戒人員后,開始上岸幫著陸軍兄弟們一起“接收”勝利果實。
按照歐洲海盜的傳統,小鎮的每一個居民被要求支付三個比索的贖金或者等值的飾品。
士兵們端著火器,持著軍刀,押著十余名被俘的西班牙民兵,挨家挨戶地上門“拜訪”,收取規定的買命錢。
至于小鎮的倉庫、市政廳、教堂以及“反抗者”的財產,統統被予以無情地收繳,以彌補新華人的損失。
昨晚,盡管士兵們行動迅速,利用小鎮居民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很快解除了這里的武裝,控制了整個小鎮。
但在黑夜的混亂當中,仍造成了人員傷亡,共計有兩名民兵陣亡,三名民兵和一名陸戰隊士兵受傷。
“贖金”和物資的征收工作進行了大半天時間,收繳金銀貨幣及飾品約兩千四百比索,小麥、玉米和土豆之類的糧食三千七百多斤,豬牛羊牲口十八頭,酒水三桶,以及百余匹土布、少量火藥、鉛彈。
除此之外,小鎮僅有的十余名工匠和手藝人連同他們的家屬盡數“請”上了船,準備帶回新華本土。
為了向西班牙人示威,破襲艦隊在第三日離開班德拉斯谷時,給每個小鎮居民人道性地發放了數日口糧,便不顧對方的苦苦哀求,將所有房屋全部點燃,不能帶走的牲畜家禽及其他物資盡數焚毀。
經此一劫,這個小鎮已經在事實上被物理抹除了。
想要進行一番重建,若是沒有殖民政府的財政支持下,怕是再過八年,也未必能恢復如初。
8月6日清晨,破襲艦隊駛離班德拉斯谷,給西班牙人留下一座淪為廢墟的小鎮。
韓劍站在船頭,眺望著遠方的海平面,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他知道,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若是想要息兵止戰,打得西班牙人服軟讓步,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但這次突襲,無疑向西班牙人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新華絕不會坐以待斃,將主動出擊,將戰火燒到你們西班牙人的地盤上。
戰爭,是你們西班牙人凌駕于我們頭上的,但傷害卻是互相的。
就看,我們最后誰先承受不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