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穿越眾看來,只要線列火槍兵的輸出火力足夠大,射擊頻率也足夠快,再加上火炮轟擊,那么完全可以在對方接近己方陣列之前,就能將其打崩,根本用不到長矛兵來作為陣列防御的力量。
長矛兵的最大用處,可能也只是為了防備敵方的騎兵沖破陣列。
如今可倒好,陸續登陸的西班牙部隊,居然有大量的長矛兵存在,比例也達到了讓人非常意外的六成。
那我們要不要改變部隊的既有戰術?
“咱們不用變!”鄭立輝想都不想地開口否決道:“不管西班牙部隊裝備如何,也不管它冷熱兵器配比的比例如何,反正未來戰爭的趨勢就是全火器化軍隊終將淘汰半火器化軍隊。”
“既然,西班牙人的火槍兵只有四成多,那么在跟我們對戰之時,他們的火力輸出密度必將會遠遠小于我們。只要我們發揮火力優勢,將他們的火槍兵給打散了,那么他們剩下的長矛兵就將成為我們屠戮的對象。”
“更讓我們獲得戰場主動權的是,西班牙人囿于長距離的遠征,而沒有配備相應的騎兵部隊。既然如此,我建議,向委員會提出要求,將我新華所有的馬匹全部征調,組建一支兩百人規模的騎兵大隊,力求將西班牙登陸部隊盡數殲滅于始興城下!”
莫天海聞言,點了點頭,認可了他的看法。
他們這些人都是海軍出身,不僅對現代化的陸軍戰術缺乏必要的了解,對17世紀的歐洲軍隊更是知之甚少。
僅有的一點印象,還是通過反復詢問那些歸附新華的西班牙水手后了解的一些模棱兩可信息,以及曾經在電影電視上零星看過的排隊槍斃鏡頭。
莫天海等幾人被任命為陸戰隊負責人,負責組建新華陸軍各兵種部隊,也不過是趕鴨子上架,憑著一鱗半爪的經驗和知識,摸索著進行。
莫天海在學員期間,因為體能突出,還在隊列訓練中拿到過標兵,便成為線列步兵的主官。
而鄭立輝是內蒙人,會騎馬,就成為騎兵的負責人。
炮兵指揮官張立峰,則是跟炮臺負責人王嘉榮一樣,是學武器系統與工程專業的,便順理成章地成為新華炮兵的開創者。
如今,大戰方至,由不得他們緊張和忐忑。
這要是搞砸了,可不僅僅是損失一些兵力的問題,恐怕還會關系到新華的生死危亡之舉。
此戰,只許勝,不許敗!
“盡管,我們的戰略預案是將西班牙人引到內陸腹地,與其進行一場決戰。但我們也不能任由西班牙人從容登陸,更不能讓他們順利殺到我們近前。”
莫天海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所以,我們必須要給他們找點麻煩,增加一點障礙,從而保證我們在決戰之時,能占據更大的優勢。”
他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繼續說道:“我建議,派出小股部隊對西班牙登陸部隊進行騷擾作戰,利用我們的火槍射程優勢,盡可能在他們登陸的過程中和行軍駐扎時,予以其大量殺傷,打擊他們的作戰士氣。”
“同時,讓那些印第安部落利用對熟悉叢林地形的特點,對西班牙人展開無限制的襲擊,甚至設個伏擊,射個冷箭,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我們還要派出騎兵小隊,利用機動優勢,不斷地對他們進行騷擾,使西班牙人疲于防備。”鄭立輝補充道。
莫天海拍了拍桌子,語氣堅定地說道:“好,就這么定了!大家各司其職,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部署。”
“此戰,我們不僅要贏,還要贏得漂亮,要讓西班牙人知道,新華不是他們可以輕易染指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