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陰雨天對我們騎兵可不怎么有利呀!”趙栓柱牽著馬兒的韁繩,抬頭看了看細細的雨幕,嘴里喃喃地說道。
雨水順著他的盔檐滴落,打濕了他的肩甲。
馬兒似乎也感受到主人的憂慮,甩了甩鬃毛,蹄子在泥濘的地面上輕輕刨動。
雨水和霧氣不僅會遮擋他們騎兵的視線,而且濕滑的地面還會降低馬匹的奔跑速度和機動性,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滑倒。
要是待會擊潰了西班牙軍隊,我們騎兵發起沖鋒時,恐怕一時半會難以加速,這沖鋒的威力和效果可是要大打折扣呀!
呵,我一個小兵操心這個干什么?
待沖陣的時候,操著刀子跟著中隊長殺過去就是了。
就算是下雪,下冰雹,只要長官令下,那我們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還不照樣要發起決死沖鋒。
趙栓柱晃了晃腦袋,將自己的亂七八糟心思甩了出去,然后將目光看向己方的整個軍陣。
超過七百名燧發槍手排成六列寬闊的橫隊,每列一百二十余人。
士兵們肩并肩站立,手中的燧發槍在雨水的沖刷下泛著冷光。
當正面接敵后,所有士兵迅速完成彈藥裝填,后排士兵就會依次向前走,填補前排士兵的間隙,隊列會由六列變成三列。
第一排士兵跪姿射擊,第二排站著射擊,這樣一來,首輪火力齊射,就會形成了一道極為密集的火力網,給予迎面之敵最大的殺傷力。
若是,敵軍在遭到此番沉重打擊仍未崩潰,則第三排士兵向前行進數步,越過第一排和第二排,對敵軍進行第二輪補射,從而擊潰對方的聚陣反擊。
趙栓柱的目光掃過燧發槍手們的臉龐,雖然細細的雨霧模糊了他們的表情,但他能感受到那股壓抑的緊張氣氛。
三百二十多名長矛兵位于燧發槍軍陣的后方,作為全軍預備隊,用于應對敵軍發起的急速沖鋒,或者騎兵的突襲。
其實,位于陣列前方幾排的燧發槍手所持的火槍上裝了一把銃劍(刺刀),在面對敵軍沖鋒或者騎兵突陣時,也能像長矛兵一樣,豎起一道“矛墻”,以阻擋對方的進攻。
不過,好像聽那些燧發槍手私下抱怨,說銃劍太重,加上火槍自身的重量,使得士兵在揮舞捅刺時,太過費力。
而且,銃劍的強度和耐用性也較差,在訓練過程中,稍為用力碰撞或者捅刺硬物,就會出現變形或折斷的現象。
趙栓柱的目光轉向了炮兵陣地。新華的炮兵由十門火炮組成,部署在陣列間隙,為全軍提供火力支援。炮手們正忙碌的檢查火炮和彈藥,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斗。
他們一百三十余騎兵(大半為臨時征召的武裝民兵)在隊伍的右翼,負責掩護和機動支援。
當然,若是西班牙軍潰敗,他們則乘勢掩殺,沖散他們隊列,防止復起反擊。
全軍以穩健的步伐向前推進,如同一座移動的軍事機器,堅定而有力地朝著敵人步步逼近。
走走停停,經過近一個小的行軍,部隊在這處距離西班牙軍隊約六七百米的地方停了下來,稍事休整并補充食水,為即將展開的大戰做最后的準備。
“檢查護具!”軍官們的聲音在雨中顯得格外清晰。
“檢查武器!”
“整隊!”
“齊步……走!”
富有節奏的鼓號聲再次響起,龐大的軍陣隨著鼓點,踏著整齊的步伐,朝著西班牙軍隊的方向迎了過去。
在每排隊伍的右側,軍官們吹起尖利的哨聲,并不時地大聲喊著口令:“一二一,一二一……”
“注意隊列排面!”
“調整自己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