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水線下面的鐵拴也要用銅拴來代替,從而減少船體腐蝕的程度。去年移民船隊返回新華后,那幾艘老船拿來做保養時,我們的匠人發現船舵上的鐵拴已經腐蝕得連舵也快要跟著腐蝕了。”
“我記得英國人好像是在十八世紀初,就提出要給船底包裹一層銅皮的建議。不過,直到北美獨立戰爭前夕,他們才試驗性給一艘軍艦的船底包上了一層薄銅板,由此證明其效果非常良好,繼而開始大規模地推廣應用。”
“以前呢,咱們缺銅料,只能偷摸地從西班牙那里走私一點,連鑄造銅炮和輔助錢幣的原料都不夠,自然就擱置了這種想法。要是永嘉堡那邊的銅礦能進行大規模地開采和冶煉,咱們就可以不再為銅料的短缺而這般費心了。”
“開采是肯定的,但我估計初期規模肯定不大。”湯啟東想了想,說道:“永嘉堡位于海灣深處(即狹長的阿伯尼內灣),據說周邊的印第安人部落并不多,這就使得可供采礦的勞動力數量也不會很充足。一年下來,冶煉出的銅料撐死也就幾十噸,未必能夠勻出來給我們船廠所用。”
“若是實在缺人的話,我們可以出動軍隊去抓嘛。”
“上哪兒去抓?”
“島上內陸深處、金沙河流域、西雅圖地區,甚至是哥倫比亞河兩岸,肯定有不少印第安部落,怎么著也能搜撿出幾千上萬人。”
“捕奴?”
“瞧你說的!”周勇笑了笑,臉上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我們這是帶領他們進入新時代,讓他們過上更為文明和更為開化的生活。當然,這需要他們稍稍付出一點代價。”
“人家可未必愿意舍棄現在的自由生活。”
“那可由不得他們。”周勇看了一眼船塢中忙碌穿梭的幾個印第安輔助勞工,面無表情地說道:“為了發展,為了后世子孫有一個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有些人勢必要做出犧牲的。”
“也包括那些大明移民?”
“當然。”周勇轉頭望向他,“甚至,也包括……我們。”
“你……”湯啟東一時無語。
經過與西班牙人一戰,新華算是徹底在這片土地上站穩腳跟了。
那么,為了加快發展,也為了整合人力,此前對地方土著施行的各種懷柔溫和政策勢必要做出一些調整了。
所有人都要被綁上新華這列高速行駛的火車,哪怕你再不情愿,再激烈反抗,都要被強行裹挾進來,跟著一起狂奔向前。
要么跟著一起走向終點,要么被擠下車來碾壓而過。
沒有人可以阻擋這臺高速列車的前進,更沒有人可以延緩它的速度。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