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風起云涌的歐亞大陸而言,新華與西屬美洲殖民當局爆發的這場戰爭是那么的不起眼,那么的微不足道,就仿佛一粒小石子投入到碧波無垠的海水中,僅僅濺起一絲漣漪,而未掀起任何波瀾。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在呂岑會戰中陣亡后,天主教同盟開始重新取得戰場優勢,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準備聯合西班牙盟軍,調集了八萬重兵向瑞典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以期逼迫瑞典軍撤回波羅地海沿岸,將這個新教聯盟的強大外援摒除于德意志地區。
眼見丹麥、瑞典等國相繼敗下陣來,過去一直在幕后操縱的法國不得不準備親自出馬,不斷派出使者穿梭于新教聯盟諸侯,彼此串聯,開始醞釀新的一輪反天主教聯盟攻勢。
混亂的歐洲大戰即將進入殘酷的下半場,從而將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卷入其中。
與此同時,古老的華夏大陸正在陷入天災與人禍的雙重打擊下。
災害不斷,硝煙不停,數以千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整個大地陷入深深的絕望之中。
崇禎七年(1634年)二月初五,流民大軍陷興山,十五日,下瞿塘,二十一日,又破夔州府、大寧,圍攻太平。
二月二十八日,張獻忠等十三營流民軍自河南、商洛西出武關進入漢南。
三月,欲圖入川之老回回等數營流民軍為秦良玉所阻后,又自陽平關入秦州,復返陜西。
流民起義尚未平定,天災又接連爆發。
四月,山西、陜西再起大饑,自去歲八月至今年春夏之交,天旱無雨,赤地千里,民大饑,人相食。
四月二十一日,湖光黃岡地震,災民萬余。
四月二十五日,羅田地震,波及周邊府縣,受災百姓數萬。
民饑而亂興,各地鎮將卻多殺良冒功,中州諸郡,百姓畏官兵甚于“賊”。
六月,三邊總督陳奇瑜與鄖陽撫治盧象升合兵于上津,引兵四下圍剿漢南流民大軍。
是時,“流賊”首領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部見明軍四集,誤走興安(今陜西省安康市)車箱峽(今陜西省平利縣老縣鎮),致使流民大軍易入難出,困頓無措,軍馬疲食盡。
然,李自成用顧君恩謀詐降,以重寶誘奇瑜左右及諸將。
奇瑜許,七月“賊軍”遂脫困于車箱峽,人數三萬余,剿賊大計毀于一旦。
七月,建奴西征察哈爾,繼而進襲山西,兵圍宣府。
宣府守兵發炮擊之,乃退走應州,兵掠大同,攻陷得勝堡,京師震動。
“這大明局勢是愈發崩壞了!”孟勝新將幾名學生搜集而來的邸報迅速翻看完后,不由長嘆一聲。
“老師,這大明看樣子是真的要……亡了呀!”田小冬忍不住開口說道。
“噓……”孟勝新聞言,立時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然后轉頭看向門外。
“老師,小何在門外守著……”田小冬低聲說道。
“哼……”孟勝新冷哼一聲,并狠狠瞪了他一眼,嚴厲地說道:“你要知道,我們現在是身處何地,這般口無遮攔,小心惹出禍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