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新洲沿海所有印第安人,想來應該有幾十萬人口了。
西屬墨西哥那百多萬人口,不妨也可以算在我們頭上,這七七八八加起來,倒也能湊出一百多萬人。
沒事,只要臉皮厚,這吹出來的牛,當然要硬挺下去。
林欲楫點了點頭,不再追問,轉而問道:“你們新華何以在那……新洲大陸建基立國?”
“此乃蒙元舊事矣。”孟勝新鄭重地說道:“昔年,蒙元殘暴,腥臊神州,我輩先祖不堪韃虜統治,乃與數千前宋遺民渡海東逃,輾轉幾度,便來到那新洲大陸。經數百年繁衍生息,擊蠻夷,斗野獸,終是于此地立下根基,遂自成一國。”
“……”林欲楫聞言,哂然一笑,定定地看著他,“此前,數百年間,卻未聞有新洲之說。”
“大洋寬闊,波濤兇險,而我新華舟船之術尚且簡陋,無以渡海西望。”
“哦,是嗎?”
“小國使臣不敢……欺瞞大宗伯。”
“此前兩月,因部衙公事繁忙,未曾接見尊使,稍有怠慢,還請見諒則個。”林欲楫不再糾結這個小藩的“身份”。
“天朝政事繁雜,大宗伯日理萬機,何有怠慢之嫌?……使臣豈敢就此抱怨!”
“新華遣使來貢,對我大明可有所求?”林欲楫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我大明物華天寶,富有四海,新華但有需要,不妨與本官道來,若是不甚為難,自是許之予你。”
“謝大宗伯。”孟勝新心中一喜,立時打蛇隨棍上,開口將新華的需求說了出來:“我新華地處偏遠極東之地,民疲地瘠,物資匱乏,故此,請天朝賜予自由通商之便利。”
“新洲之地,遍地生藩土人,新華雖有百萬之眾,但難以覆蓋國中之地,請天朝準允我新華于大明境內招攬失地難民或受災饑民前往國中墾殖生息。”
“我新華幾無匠人制器,以至百姓生活不便,請天朝賜予各業工匠,以資我新華萬民之需。”
“我新華處蠻荒大陸,缺教化,少文明,治下之民粗鄙無禮,故請天朝許使臣在大明境內招攬延請讀書之人,以為訓導教化所用,從而能仰慕王化,瞻仰圣學。”
“為沐浴天朝之風,感念大明之恩,請朝廷賜予我新華沿海若干暫居之地,以為市易、輾轉移民所用。”
“為彰顯大明國威,宣天朝之勢,請朝廷賜予我新華于海外大明旗號和官身,征不臣之地,懲不法之邦,護佑我華夏海外之民。”
“……請大明派出農業、水利、冶金等諸領域大匠作,以提升我新華農工基礎的發展。”
“……請允我新華購置或抄錄大明館藏典籍,如匠作、醫藥、文化、歷法、農田等書冊,以促進我新華知識和文化傳播。”
“……請允許我新華就地借助大明師資以辦學,促進新華與大明天朝之間的教育和文化交流。”
“……”
林欲楫聽新華使臣提要求,初始還不以為意,但沒想到對方卻是嘴里說個不停,巴拉巴拉一口氣羅列了十余項,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難看起來。
這位新華使臣,我方才所言不過是官場上例行的虛言客套,你怎么還當真了!
你瞧瞧你都提了什么?
市舶貿易、收納移民、招攬工匠、引進讀書人、求取大明封號、宣威海外……
你們倒是一點都不客氣呀!
真把我大明當做予取予求的凱子了?
林欲楫輕咳一聲,淡淡道:“尊使所求甚多,本官尚需報于內閣集議后再做答復。”
“如此,小國使臣靜待朝廷佳音。”
“……”林欲楫眼皮跳了一下,眉頭也皺了起來。
“……靜待朝廷佳音?”
怎么,你們所提出的那些要求還真要我大明一一應允?
“尊使覲見我皇陛下,當在旬日之內,還請早做準備。”林欲楫深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稍頃,我禮部會派出數位禮儀官前往會同館,指導尊使覲見相關禮儀和程式,請尊使用心習之,勿要君前失禮。”
“小國使臣謹遵大宗伯之命!”孟勝新聞言,心頭一震。
喲,這馬上就要見到活的崇禎皇帝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