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們老師當真如此說嗎?”
就在新洲華夏使臣孟勝新前往紫禁城太和殿覲見大明崇禎皇帝時,在會同館內,欽天監監副李天經正與新華使團中的兩名少年討論程大位所著《直指算法統宗》方面的問題。
當他談及如何將這本集歷代之大成的算籌學說推廣至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尤其要傳至西夷國度時,卻遭到對方的委婉提醒。
那名新華使團少年言及,若是大明的諸多先進“科學技術”流入西夷國度后,會讓華夏大地在某種程度上喪失技術優勢和文明優勢。
西夷本就善于模仿和學習,一旦他們掌握了這些流傳過去的科技知識,必然會加速其科學進步和社會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種此消彼長情況,西夷就會在諸多方面超越東方華夏世界,從而在科技、文化、軍事,乃至民生經濟等領域形成對大明的全面優勢。
這個世界上終究還是文明與文明的競爭,民族與民族的搏殺,一旦東方華夏世界在各個方面落后于西夷,那么必然會遭到對方的打壓和侵略,甚至淪為對方掠奪和殖民的對象。
李天經聽后,很是驚訝,表現出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我大明煌煌屹立于世界的中心,威布四海,向來以寬廣的胸懷,仁和的心態,包容的氣度,迎接萬邦來朝,納百川之河。
不論是周邊藩屬小邦,還是歐羅巴西夷,我大明皆以赤誠相待,無以為欺。
西人來我大明想要學我華夏文化,深研歷代先賢之說,我們自是毫無保留授與他們,更未生出弊帚自珍的心思。
可是,依這名新華使團少年所說,我大明的諸多“科技文化”最好不要輕易教授給西夷外邦,以防“技術泄密”,從而削弱了自身的技術優勢,壯大了對手的實力。
說實話,他們這些大明技術官員還真的從未往這方面想過。
“奇巧之術”不應該互相交流,彼此學習,通過雙方之間的討論和借鑒,才能更好的發展和進步嗎?
比如,剛剛完成的《崇禎歷書》,就是在湯若望等幾個西方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的協助下,方才順利修訂成稿。
而且,他們還從西方傳來了許多大明未曾有過的學識,比如平面三角學和球面三角學,筆算方法,以及帶來了一些西方火炮制造的技術,并著有《火攻挈要》一書。
難不成,我們需要提防他們這些耶穌會傳教士嗎?
“我們老師說過,當今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競爭與變革的時代。在這個時期,西方歐羅巴正在開始崛起,殖民擴張加劇,整個世界的權力格局也在進行重塑。”田小冬端起茶壺,給這位欽天監的大人倒了一杯茶,然后繼續說道。
“老師還說,這一時期全球的主基調就是民族國家之間的競爭、資源的爭奪、科技的進步以及軍事力量的較量,可謂是野蠻的叢林世界,奉行弱肉強食的原則。強者,掠奪一切,弱者,等待滅亡。”
“大人恐怕還不知道吧,西夷此時已經開始憑借他們先進的火器技術、航海能力和組織效率,對諸多大陸上的原生文明進行了殘酷的征服和掠奪。”
“美洲的原住民在西夷殖民者的槍炮和疾病中大量消亡,非洲的昆侖奴被販賣為悲慘的奴隸,東方的一些古老帝國則逐漸淪為他們掠食的目標。”
“這種赤果果的強權政治,體現了當下國際關系的殘酷本質:強大的國家通過武力和技術優勢掠奪弱智,而弱者則往往無力反抗。”
李天經聽到這里,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顫,茶水險些灑出。他放下茶杯,語氣中帶著幾分震驚:“你是說,西夷已經在海外如此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