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山有些焦躁不安地在房間里來回踱著步,幾次走到門口,想要出去透透氣,但看到守在那里的幾名士兵,遂又返回屋內,無奈地繼續等待。
來皮島已逾半月,跟沈世魁也談了數次,但這個老滑頭卻沒有露出任何口風,只是不停地打著哈哈,極盡敷衍。
距離上次會見也有五日,沈世魁便再未前來商談投附之事,這讓李平山心中生出一絲不好的念頭。
該不會,這老東西變卦不想投我大金了。
若如此,那自己的性命可就有點堪憂了!
唉,時也?
命也?
兩個多月前,沈世魁率兵從后方偷襲赫圖阿拉,雖然對大金造成的損失極其有限,但侮辱性卻極強。
赫圖阿拉可是當年老汗(即努爾哈赤)起兵反明后,建立的第一個都城,是我大金的龍興之地。
卻不想,讓一群鼠輩給摸了過去,破了赫圖阿拉附近的蘇谷里寨,兩百余婦孺老幼被盡數屠戮,還有不少婦人和牛馬被全部掠走。
盡管,駐守赫圖阿拉的都統赫舍爾迅速聚兵急追,但對方憑借崎嶇的山林小道,硬是逃脫了數百甲騎的追殺,越過鴨綠江,遁于海上。
而且,在追擊過程中,都統赫舍爾還意外中了埋伏,東江鎮官兵于林中發射火銃,十余名八旗甲兵中彈倒地,其中還有一名八旗佐領被射殺,導致追兵大潰而回。
大汗聞訊后,震怒異常,誓言要起大兵,擊破皮島,以雪此恥。
不過,文館秘書范文程卻獻計于大汗面前,聲言,可不動刀兵便能收服皮島數萬明軍之眾。
他說,自數年前東江鎮總兵黃龍與副總兵沈世魁生隙后,矛盾便愈發深遠,無以彌合。
據聞,總兵黃龍曾數度上書大明兵部,詆毀沈世魁徇私舞弊,并有私通我大金的嫌疑,要求徹查皮島,鎖拿沈回京治罪。
而沈世魁也頻頻呈文兵部,說黃龍貪瀆軍餉,苛待部屬,而且有蓄養私兵之嫌,甚至故意縱放登萊叛軍,亦有“不臣之心”。
總的來說,東江鎮這兩位將領已經勢同水火,斗得不可開交,皆恨不得置于對方死地。
不過,大明朝廷和遼東地方為了讓兩人互相制衡,不使東江勢大難制,便選擇了維持原狀,互不偏袒的原則,對彼此雙方的攻訐行為全數駁回,并加以申斥。
不過,大明朝廷在某種程度上更為信任總兵黃龍,對其的支持力度也更大。
而位于孤島之上的沈世魁所部,日子就過得比較辛苦,若非有朝鮮和“海商”的支應,說不定島上數萬軍民早已崩潰星散。
在這種情勢下,沈世魁定然會對大明朝廷心懷怨念,對自己所遭受的諸多不公待遇而憤恨不已。
若是,我大金能摒棄成見,放棄刀兵相加,對其施以懷柔,進行勸降,必會獲得巨大收獲。
沈世魁所部明軍雖然戰力低下,但他們卻擁有舟師近百,還有大量威力巨大的火炮和火銃,加上島上還有不少工匠、藝人,若能將之納為己用,對我大金而言,勢必如虎添翼,壯大我大金實力。
皇太極聞言,立時大喜過望,遂命范文程著手辦理此事,務必要將皮島沈世魁招降,為我大金所用。
李平山在半個多月前,被范文程選中,然后帶著幾名漢軍士兵,輾轉多途,在鐵山朝鮮人的引導下,來到皮島面見沈世魁。
雙方經過一番簡單的試探后,李平山便將大金開出的條件說與沈世魁。
皮島所部明軍投附大金后,仍駐皮島、身彌島等諸島,鎮江、寬甸也可讓于沈部所控。
所有將領繼續留任原職,俸祿、賞賜循前例厚待,轄下兵馬經檢視后,依漢軍標準發以糧餉。
不過,投附之后,沈部所有將領家屬親眷需送至遼陽以居。
而且,島眾軍民皆剃發以從。
可以說,大金對沈世魁開出的條件相當不錯,不僅沒有讓其移防駐地,也沒有拆散部屬,更沒有派人監軍,具有較大的自主權。
甚至,大金對于皮島的走私貿易也采取了默認保留態度,而且還要給他們發餉供糧。
相較于皮島目前所面臨的窘境,大金給予的諸多優渥條件,不可謂厚待。
但是,沈世魁卻對投附大金的事情,一直沒有明確表態,反而扯著一些小事,極盡爭論,似乎在故意拖延時間,以爭取更多的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