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小島原為朝鮮所有,但朝鮮人并未在島上派駐官員和軍隊,零星居住著數十戶漁民。
去年四月,新華人在向北瀛島轉運移民時,船隊突遇風暴,便就近避至該島。
是時,有兩艘廣船損壞嚴重,在風暴過后,不得不暫時滯留這座小島。
后來,新華人發現該島無人管理,而且附近海域魚獲頗豐,特別是蝦蟹產量巨大,是少有的天然漁場。
再加之,島上土地肥沃,易于平整,耕作條件比起皮島、苦娘島來說更為優越,是一處不錯的屯田所在。
于是,新華人便毫不客氣地將該島占為己有,用于移民中轉和運輸的重要補給據點。
當然,新華人據有此島的目的還有一層潛在的政治和軍事用途。
這里距離朝鮮京畿不到兩百公里,由此出發,進抵漢江入海口只需要一兩天時間。
若是以后對朝鮮施以影響,或者加以攻略,便是一處絕佳的著力點。
到了今年五月間,遼海地區負責人鐘明輝又調了一隊四十多人的武裝護衛隊進駐該島,然后大興土木,筑城建壘,公然將該島納入新華治下。
期間,也有朝鮮地方官員聞訊后乘船趕來查探情況,但毫不例外地被拒之門外,禁止他們登陸上岸。
朝鮮人惱羞成怒下,聲言會調集軍隊,出動水師舟船,驅逐這些占據該島的“海盜”。
不過,當七月中旬,十余艘新華移民船在前往北瀛島時,特意繞道抵近朝鮮海岸,讓數艘炮船直接露出了舷窗內一門門黑洞洞的炮口,朝鮮地方官員見狀立時偃旗息鼓,并閉上了嘴巴。
此時,正值我朝鮮王國多事之秋,還是不要過多招惹麻煩了。
偏荒小島,無甚大用,只要不來侵擾沿海城鎮,且由海匪占了吧。
說來也是可憐,當年壬辰倭亂時,我朝鮮王國還是擁有一支堪戰的水師,不僅能跟倭寇比劃兩下,還能配合天朝官軍進擊倭寇側翼,對收復王國領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可時過境遷,隨著時間的流逝,整個朝鮮王國的軍備也日漸廢弛,不僅各道鎮守軍極度虛弱,不堪一戰,就連禁軍五衛和侍衛軍也是頹廢不堪,徒有虛表。
丁卯胡亂(1627年后金入侵朝鮮)中,建奴以三萬余騎,便打穿了半個朝鮮,十余萬朝軍稍觸即潰,簡直不堪一擊。
而朝鮮的水師更是難堪大用,幾乎淪為官方的差役運輸之器。
別說海上征戰攻伐,怕是稍微遠一點的海上行船,都已然無法做到。
這些“海盜”占據了白翎島后,倒也沒有于沿海地區侵襲逞兇,反而會時不時地駕船來岸邊與朝鮮人偷偷進行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