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廣袤,皮毛資源更是極其豐富,而且這里也沒有其他競爭者,新華人自是不用考慮個別土著人的感受。
難不成,他們還能報復過來?
哦豁,海達人還真的對新華人發起報復。
人家經過大半年的準備,集合了近兩百人,乘坐十余艘大型獨木舟,跨越數百公里,悍然攻擊了北屯堡。
雖然,囿于武器裝備的落后,他們未能成功擊破北屯堡,但此舉卻狠狠地的回了新華人一記響亮耳光。
海達人,可不是隨意揉捏的軟柿子!
當北屯堡遇襲的報告送到決策委員會的案頭后,立時做出了迅疾反應。
將駐守大寧堡(今維尤羅亞爾市鎮)的陸戰隊第一連兩個排、駐坪山堡(今北溫哥華市)的預備第三連共計一百六十余名官兵抽調,分乘兩艘武裝商船,經分州、合江兩地,匯聚于北屯堡。
在稍事休整數日后,便浩浩蕩蕩地殺向青靄群島,對該地的海達人予以最為堅決的軍事打擊。
新華軍隊并未第一時間就向海達人發起進攻,而是暫時入駐北方貿易公司位于平陽島上所建的商棧,為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做最后準備。
根據北方貿易公司的情報反饋,海達人主要分布在青靄群島、北嶺島(今美國威爾士親王島)以及凜州南部地區,在文化上與特林吉特人有極大淵源。
他們的部族成員以出生地定其所屬分支,以母系為基礎,分為若干地方氏族。
這些氏族宣稱擁有絕對的土地所有權,占有若干單獨的村落,而每個村落再由一個或多個家庭組成。
氏族有部族首領,各家有家長。
氏族在經濟上和政治上是各自獨立的,每一個氏族首領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單獨宣戰、講和以及舉行各種祭祀典禮。
他們有制造大型遠洋獨木舟的能力,一些大的獨木舟可以容納六十個槳手,每支槳都以整棵西部紅杉制成。
尤為讓人忌憚的是,海達族極具攻擊性,還在頻繁的戰斗中學會了海戰。他們將一種簡易的拋石器搬到了船上,可以遠程攻擊敵人的舟船。
據說,他們在征服周邊土著部落時,會將大量的戰俘當做奴隸來驅使,整個社會形態大有從氏族社會向奴隸社會轉化的趨勢。
假以時日,說不定就讓這些海達人給坐大了,繼而對新華構成潛在的威脅。
呃,即使他們不足以撼動新華的統治,但對日益擴大的皮毛貿易多少也是一種阻礙,必須要加以打壓和分化。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