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洲的村落、屯殖點,當地原住民的田地里莊稼長勢永遠比不上移民所耕種的農田。
在工廠、礦山里,被驅為工人和苦力的原住民也永遠沒有那些來自大明的移民更為吃苦耐勞,效率更為卓越。
強漢擊匈奴時,曾有“一漢抵五胡”的說法。
而在新洲境內,于勞動生產方面,也有“一漢抵五蠻”之說。
所以,新洲治下的一萬余部落原住民的生產力,還真不如三四千名踏實肯干的大明移民。
由此可見,新洲的人力資源極其寶貴,可不能就那么隨意的撒在鳥不拉屎的新拓之地。
要知道,任何生產都要講規模效應的。
與其將大量移民無謂地遷移至南方的蠻荒地區,還不如盡可能地集中于核心基地內,從而擴大生產規模,加速提升工業發展。
只要我們新洲擁有強大的工業實力,具備充裕的糧食儲備,不論是近在眼前的俄勒岡地區,還是富饒的加利福尼亞,那還不是手到擒來,想什么時候取,便什么時候取。
畢竟,這個時期還是講究實力為尊殖民時代,只要我們拳頭足夠硬,即使此時西班牙人占據了整個美洲大陸,但我們將它揍趴下后,便可盡數奪回。
雖然,隨著我們新洲的出現,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提前一百多年將目光瞄向了北方。
但西班牙人的麻煩事卻始終沒斷過,一個接著一個,一直在不停地瞎折騰,根本無法將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美洲大陸。
直到最后,整個西屬美洲殖民地的全面崩盤,西班牙人也沒有在加利福尼亞地區建立起實際的統治,到了最后全都便宜了鷹醬。
“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去占領更為遼闊的新洲大陸。”張若松沒有理會猶自不甘的韓劍,而是轉頭看向參會的諸多代表,言辭懇切地說道:“當前,我們需要沉下心,腳踏實地地做好各項工作,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急功近利,而是要不斷地夯實我們的基礎,苦練我們的內功……”
此時,會場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代表們都在沉思著張若松的話語。
窗外,新洲的天空湛藍如寶石,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了遠方大海的氣息。
這片新拓的土地,承載著無數人的希望與夢想,卻也面臨著諸多艱難抉擇。
未來的道路既充滿機遇,又布滿荊棘,唯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在這富饒而廣闊的大陸建立起一片新天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