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商人、王室貴族、本土官員、殖民地土人白人、種植園主,乃至教區主教,幾乎各個環節、各個階層,都在歡快地進行走私貿易。
至于,因為走私的泛濫而受到傷害的作坊主,根本沒有人會予以關注,更沒有人會報以同情。
浩浩大勢,根本不是個人力量可以阻擋的。
在西班牙殖民當局看來,統治美洲的基礎主要是種植園主和礦主階層,而非那些零星的手工業作坊主。
無數的種植園主和礦主一般會在政治上與西班牙殖民當局緊密結合,是王室和政府統治殖民地的重要政治基礎。
上述兩個群體都擁有大量的土地、財富和勞動力,在當地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
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一般會非常積極支持王室的統治,成為西班牙在殖民地的政治支柱。
而西班牙王室也通過授予種植園主和礦主各種特權和爵位,來換取他們的忠誠和支持,雙方可以說是彼此相互依存的關系。
像阿瓜約家族被授予恩科米恩達伯爵,加爾薩家族則被授予了伊戈達伯爵,成為地方變相的封建領主。
至于手工業作坊主,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還頻頻受到殖民當局歧視和壓榨,根本無法形成一股能夠與種植園主和礦主相抗衡的政治力量。
在種情勢下,代表國王陛下的總督自然知道自己的屁股該歪向哪邊。
不論是參與新華商品的走私活動,還是售賣種植園所產的羊毛和牲畜,以阿瓜約、加爾薩為主要代表的克里奧人都大獲其利,攫取了極為豐厚的收益。
當墨西哥城呢絨行會向市政當局請愿,甚至還要面見總督大人,要求禁絕市場上銷售的新華呢絨,打擊此類走私行為,加爾薩等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在經過一番博弈后,總督府設立了呢絨生產和銷售監察委員會,對市場上行銷的新華呢絨進行“規范性”監管和約束。
而加爾薩便是該委員會的副主席,輔助總督區檢審法官管理和指導該機構的運行和操作,在這場利益的博弈中,繼續掌控著局勢的走向。
子夜時分,醉醺醺的賓客們乘著鑲銀馬車離去。
加爾薩站在露臺上,俯瞰墨西哥城的燈火,那里有大教堂的黑影、貧民區的星火,以及更遠處血銀礦山的微光。
而在索卡洛廣場的泥濘中,一封遭到市場沖擊的呢絨作坊主的抗議信,正被巡邏隊的皮靴踩進塵埃。
沒有人在乎這一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