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北瀛島拓殖隊在外東北地區開辟的幾處移民定居點終究距離核心本部有點遠,交通和聯絡相當不便。
基本上是每隔三五個月時間,北瀛島才會派出一兩艘船過來,送些日常物資補給,然后再將該地收集而來的皮毛打包運回。
而到了冬季,港口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與本部之間的聯系便會徹底斷絕。
定居點的移民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
當一艘物資補給船從永明堡返回,在帶回千余張毛皮的同時,也送來了許多搜集而來的各種情報信息。
齊永澤在完其中幾份情報后,眉頭越皺越緊,腦海中立時生出一個即將發生的歷史大事。
但由于信息有限,他一時間也無法確定,沉思良久,他便拿著情報資料尋到衛仲龍。
“你來看看這份來自永明堡(今海參崴)的情報資料?”齊永澤將情報遞到衛仲龍面前,聲音中帶著一絲凝重。
衛仲龍接過情報,目光落在紙上:
“……七月十二日,建奴征調虎爾哈部、索倫部、瓦爾喀等部兩千余部落士兵,前往赫圖阿拉、撫順關集結。”
“……七月十七日,建奴派出數路大軍,掃蕩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擊破三十余地方部落,擄野人部族一千余人。”
“……七月二十六日,建奴一部攻入大湖(今興凱湖)附近,擊破赫哲人部落十余處,擄夷丁六百余。”
“……八月五日,建奴一部攻入伯力附近,擊破黑龍江以南數個部落,烽煙四起,無數部族紛紛跨河逃往江北之地。”
“……伯力寨周邊收容兩百余落難部族,糧食恐難以堅持至來年春暖。”
“……”
“你怎么看?”齊永澤見衛仲龍看完了手中的情報資料,開口發問道。
“建奴可能又在捕捉野人,以補充八旗缺額。”衛仲龍江情報資料輕輕地放置在案頭,笑了笑,臉上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皇太極在五月間,第二次攻入長城,突入獨石口,與大明邊鎮廝殺數月。”
“七月,建奴在延慶與明軍展開激戰,擊潰萬余薊鎮官兵。八月,清軍又猛攻昌平,遍蹂京畿。”
“這番打下來,歷時四個多月,雖然將大明京畿一帶給打爛了,更是予當地明軍重創,但其自身想必也有不小的損失。”
“建奴向來就是前邊損失,后邊來補。為了不至于讓八旗各部在戰斗后缺額太多,便出動數千兵馬掃蕩后方,將林子深處的野人盡可能地搜檢出來,然后擄至境內,補充自身損失的兵力。”
“老衛呀,你沒注意情報資料上所顯示的時間嗎?”
“呃……”衛仲龍愕然,隨即又從案頭上把情報資料拿了起來,逐字逐句地再次起來。
“看明白了嗎?”齊永澤笑著說道:“建奴入關南侵大明,跟他們派兵掃蕩三江流域,抓捕野人女真部落,時間先后并沒有相差太多。這說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