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摩挲著黃銅打造的車鈴,冰涼的觸感讓他想起十年前,他第一次走進新華學堂的早晨。
那時的他蜷縮在教室角落,望著前方木板上書寫的陌生方塊字,眼中全是茫然無措。
“我們都是一家人!”
“平等,友愛,協作,共生!”
“我們擁有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民族,同一個語言!”
“……”
在先生的教導下,他跟十余名部落孩童吐著不甚清晰的詞語,一字一句地大聲念著。
那時,他還是一個懵懂而又無知的少年。
而現在,他穿著交通司的制服,操縱著軌道馬車,卻依然在某些人眼里是“土人”。
馬車沿著鐵軌快速地奔馳著,四個鐵輪與軌道接觸時發出規律的咔噠聲。
陳石頭小心操縱著馬兒的韁繩,使其盡量保持勻速前進,他的目光掃過一側飛馳的景色——港口的碼頭仍在忙碌著,吊桿和滑輪正不斷裝卸著遠來商船的貨物。
遠處的幾座輪窯,黑煙不斷升騰,融入細細的雨霧之中。
更遠的地方,新鋪設的鐵軌正向北方延伸,直達隆安(今悉尼市)。
“變化真快啊……”他心中默念。
十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野,如今卻已是遍地農田和村舍,還有一條條筆直通達的道路。
路過始興城時,陳石頭輕輕勒了勒韁繩,將車輛的速度放慢。
很早以前,這里不過一座簡陋的木寨,寥寥排布著十幾棟木屋。如今卻是各式建筑林立,工廠機器的敲擊聲、街道上的叫賣聲、學堂里的讀書聲交織成獨特的城市樂章。
當車輛緩緩駛入站臺,乘客們紛紛起立,涌到車廂口。
“吁!”陳石頭收緊了韁繩,軌道馬車穩穩地停了下來,隨車的售票工迅速打開車門,然后眼睛死死盯著站臺上準備上車的乘客。
“不要擠,先下后上!”
“把銅子準備好,先到我這兒買票!”
“……”
陳石頭從駕駛位跳了下來,抓著自己的鐵杯準備接點熱水喝。
這陰雨天趕車,不一會就覺得手腳冰涼,喝點熱水暖暖身子。
“石頭!”
突然,路邊傳來一聲熟悉的呼喊。
他轉頭,看見是曾經部落里兒時的伙伴狗娃正背著一捆獸皮,站在一間新華人開的皮貨鋪前。
狗娃的裝扮還保留了一些部落風格,頭上束著幾條發辮,裹著一件鹿皮襖子,而石頭則跟新華人毫無二致,甚至連母語都快忘了。
“我剛在路邊看到你了!”狗娃一把抱住了他的雙臂,眼睛亮亮的,“嘿,你在車上看著真威風!”
陳石頭不動聲色地將狗娃熱情的雙手輕輕推開,撣了撣制服,然后看了看周邊的人群,輕聲問道:“你怎生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