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城。
清晨的陽光穿透了稀薄的云層,灑在這座被異國軍隊占據了三個月之久的城市。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奇異而壓抑的氛圍,那是一種混合著期待、畏懼,以及稍稍帶著一絲茫然無措的復雜情緒。
城市的街道上,一隊隊身著藏青色軍服的新華士兵正在有序地忙碌著。
他們并非在準備戰斗,而是在進行撤離的最后工作。
大車轔轔,馱馬嘶鳴,一只只沉重的木箱被抬上車輛,發出沉悶的撞擊聲。
這一切都在無聲地宣告:新華人的占領即將結束。
城中的數千西班牙居民們,小心翼翼地躲在窗后、門廊的陰影里,或是在街道角落假裝忙碌,偷偷觀察著這一切。
他們的臉上難以抑制地流露出一絲興奮和解脫,但沒有人敢過于大膽的表露。
因為就在城市中心的教堂廣場上,數十根臨時豎起的絞刑架依然矗立,上面懸掛的尸體猶如稻草人般在微風中輕輕晃動,像一種無聲而又殘酷的警告。
他們是軍隊,是一群有組織的暴力團體,可以輕易地毀滅這里的一切。
這些被公開處決者,有最初激烈反抗的西班牙軍官,也有不顧警告而襲擊新華軍的市民,也有堅決表示不予合作的殖民官員和貴族。
這就是瓜達拉哈拉城居民眼前這些看似“文明”的占領者毫不留情的殘暴證明。
這些在絞刑架下晃動的身影,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城中的居民,順從,是他們生存的唯一法則。
胡安佩雷斯靠在自家面包店的木門上,手里攥著塊剛出爐的玉米餅,卻沒胃口咬。
他的目光越過廣場,落在不遠處的市政廳前,那里正有一隊新華士兵在清點物資,靛藍色的圓領短衫在陽光下格外扎眼,領口繡著個銀色的陌生紋章,既不是西班牙的獅與城堡,也不是尼德蘭的橙旗,而是一枚五星。
“別盯著看,胡安。”妻子瑪利亞從店里走出來,手里端著一盆冷水,往門前的石板上潑了些,水汽瞬間被蒸發,留下一圈白印,“上次老何塞就是多看了兩眼絞架,為死者進行了一番禱告,就被他們拉去城墻干了一個月的苦力。”
胡安收回目光,咬了口玉米餅,干得噎人。
他瞥了眼廣場上的西班牙居民,大多和他一樣,站在自家門口或街角,偷偷地觀望著新華軍的動向。
三個月前新華人破城時的槍聲還在耳邊響,現在他們終于要走了。
瓜達拉哈拉城也將迎來“解放”和“自由”,對占領軍的恐懼也將徹底消散了。
其實,平心而論,在這漫長的三個月里,瓜達拉哈拉城并未經歷歐洲戰爭中常見的那種地獄般的動蕩。
與傳聞中歐洲大陸戰爭里那些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雇傭軍相比,這些面部扁平、低鼻梁、黑頭發的新華軍人的表現堪稱“克制”,甚至比較“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