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縣衙內院,知縣張翼同樣也沒睡下,他還以為是漢兵終于打進來了,正要準備繩子上吊自殺。為了死的體面,連那身大清正七品文官的官服頂戴都換上了。
只是才剛要上去踩凳子,外面就沖進來一大幫衙役,趁著張翼愣神功夫,七八個人一擁而上,就把張翼給生擒活捉,連腦袋上的頂戴都打飛,一根金錢鼠尾辮子亂甩,沒一點殉國忠臣的體面,倒是平添一絲滑稽。
縣令、典史都被活捉,文吏帶著衙役全反了,不愿意投降的,也都被趁亂襲殺。
翌日早上。
何順安整頓軍隊,準備試探一波。
公安縣城門緩緩打開,里面出來一隊衙役,押著為首的兩個人,身上都穿著標準的清朝官服,頭上留著金錢鼠尾辮子,而其余隨從文吏、衙役則全剃了光頭。
何順安愣了一下,方才反應過來,這是直接投降了。
“恭迎大漢軍入城!”
這些文吏嘩啦啦跪了一地,那公安縣令還不想跪,被后面的衙役一腳踹翻。
何順安掃看一眼這些文吏,而后說道:“我是大漢軍,反清復漢大將軍麾下指揮使何順安,你們可以呼我為何指揮使,而我身邊這位,是我家大將軍任命的公安縣令吳子默。”
“拜見何指揮使,拜見吳縣臺!”
何順安沒啥感覺。
吳子默同樣面無表情,但心底卻是已經快要爽翻天。
遙想半年前,他還是一介鄉間童生,家里不算多有錢,考個秀才都勉強。因為被漢軍強征才做了文吏,他沒有與其他人一樣抱怨,反而看到了漢軍的軍紀嚴明、戰力精銳,漢軍的大將軍似乎還頗有志向,索性腦子一熱就想跟著博一把。
然后,他現在成了公安縣令,就連昔日自己要高高仰望的偽清縣令,如今也要為了活命,而匍匐跪在自己面前討好。
那身曾經讓吳子默倍感羨慕的正七品鸂鶒補服,而今在他的眼里,也是變得尤為看不順眼,果然是偽清韃子,官服居然弄得這么難看,方方正正、滿是陰沉暮氣。
再看自己身上官服,據說這才是真正漢家衣冠,是臨行前大將軍給他們配發的,樣式官帽就是比偽清的好看多了。
何順安直到入城才說道:“城防我已經全面接管,之后我會給你留下五百兵,其余兵力我都會帶走,東進與白指揮使會合,力圖最快速度奪下石首、監利二縣,統一荊州府。”
吳子默點頭:“五百漢兵足矣。”
接著,又看向那些投降文吏說道:“你們有獻城之功,我們漢軍也不是說話不算話的濫殺反賊,你們今后就跟著我帶來的官吏后頭做事,先從鄉鎮基層做起,若是干得好,也未嘗不能論功升遷做官。”
“是。”
那些文吏聞言自然從命。
對他們而言,保住性命就算萬幸,居然還能論功升遷做官。
吳子默又說道:“至于現在,先把城中富戶召集過來,我要跟他們訓話,宣講一下我漢軍政策。”
……
何順安的動作很快,分出了五百兵后,他手下還有一千五百軍,全部走陸路東進,往石首縣趕去。
一路急行軍下,不過二三日就到達石首縣,方才知道消息,石首縣已經城破。
與他拿下公安縣差不多,甚至還要來的更加容易。
白楠領軍特地包圍石首縣,又故意不攻城,只每日操練軍士,打造攻城器械,連續好幾天下來,石首縣文吏富戶們聯手,要抓了縣令開城投降。
石首縣令倒是更硬氣,眼見大勢已去,刎頸自盡。
尸體被就地掩埋,腦袋被割下硝制好了,已經送去了荊州。
一個為了滿清殉國的狗漢奸,談什么厚葬,沒挫骨揚灰就不錯了。
何順安沒再跟去監利縣,監利縣離得太遠,現在去估摸著趕不上了,他懟著地圖看了半天,忽然注意到了荊州以南。
離得很近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