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可以鑄錢了
“漢軍萬歲啊!”
“那天殺的殺盡王終于被打跑了。”
安仁縣城的守城民兵們,見到殺盡王的大軍被漢兵趕跑,紛紛舉手大聲歡呼。
吳俊領著漢兵追擊了一陣,就不再追了,等回到安仁縣,縣里的官吏士紳都已經跑出來夾道歡迎。
他們抗拒殺盡王,是因為殺盡王不光殺盡地主官員,還濫殺百姓,燒殺搶掠百姓財產,可漢兵不一樣,同為反賊,漢兵的聲名在外,已經成了商旅口中的天兵了。
比官兵軍紀都好,也不濫殺地主,不搶掠百姓,無非分走地主手里的土地,這在要命的殺盡王面前,簡直就是仁義王師了!
安仁縣的官吏士紳,不僅把漢兵恭迎入城,還祈求漢兵的將軍別走了,要是沒了漢兵震懾,他們害怕逃跑的殺盡王會卷土重來。
好家伙,一群官吏士紳,居然主動求著漢兵留下,因為怕別的反賊過來胡亂砍人。
安仁縣如此,南邊的耒陽、常寧諸縣鄉鎮,也都差不太多。
一聽聞漢軍南下了,耒陽、常寧的縣令迫不及待就開城投降了。
沒辦法,長沙、衡州沒了,消息傳播太快,搞得湘東南遍地開,到處都是反賊跑出來,給這些當官的全都嚇壞了。
他們不只是害怕其它地方的反賊,會打到自己治下,也怕自己治下,也有愚民百姓腦子一犯渾,學著其它反賊跳出來造反。
現在,漢軍來了,青天大老爺就來了,青天大老爺來了,太平就有了!
什么漢軍來了要分田
分田就分田,分田那是仁政善政,大將軍愛民如子,把田地分給百姓,給了百姓活路,他們這些士紳官吏更應該全力支持才對。
而且,大將軍也沒有強制逼迫,反而還對他們禮敬有加,只要主動把隱匿田產拿出來,就能既往不咎,還能保留個一二百畝地。
如此禮賢下士,尊重讀書人的漢軍,只是要自家的些許地產,就算全部都分了又有何妨
“常寧縣居然也產銀”聶宇問道。
左觀瀾點頭:“確實產銀,我查了一下衡州府衙的課稅檔案,與(長沙府)瀏陽縣的永興、焦溪銀場相同,里面記錄常寧、衡山兩縣都有產銀,甚至從前朝就已經開始。”
聶宇失笑:“從岳州南下以前,我一直以為只有桂陽產銀,沒想到長沙、衡州居然都有銀子,這湖南當真是遍地白銀啊!”
遍地白銀可能有些夸張,但作為南方的主要產銀重地,湖南也確實能夠說一不二。
別的不說,就看衡州府的南方,圍繞常寧縣這方產銀大縣,愣是自然聚集誕生了二十多個集鎮,可見因為一處銀場就讓這里的民間商業到底有多么興旺。
“那桂陽呢”聶宇接著問道。
常寧會產銀,其實并不奇怪,因為這里最早的時候,就是桂陽監的轄地,盛產銀礦、銅礦,專司冶銅烹銀鑄錢。
到了明清,常寧才被從桂陽分離,因為太強大了,那么多白銀銅錢聚集在一個桂陽手里,萬一要是冒出反賊就糟糕了。
左觀瀾說道:“那支桂陽的義軍包圍了桂陽州城,見到我漢兵南下后,還意欲與我軍為敵,現已被李千總擊潰,南逃嘉禾縣。”
“桂陽知州見到亂兵被我大漢擊潰,主動獻城投降,并獻出桂陽銀場與烹銀冶鑄之法,現正在搜集工匠官員,準備前往銀場接收學習。”
左觀瀾說的簡單,但實際上的軍情詳細,與安仁縣的殺盡王也差不太多。那位“桂陽大將軍”陳洪,自覺也是大將軍,聶宇也是大將軍,兩邊應該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陳洪作為后造反的,尊稱聶宇為兄長大哥,這是懂規矩知進退。
可漢軍卻強行從他嘴里頭搶肉,把他圍城了好多天的桂陽州,硬要拿過去,關鍵桂陽知州還派人,愿意跟漢軍請降,反而不愿意投降他。
這讓陳洪十分惱火,腦子一熱就跟漢軍打了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