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當然也有紅衣大炮,可清軍的紅衣大炮實際數量很少,地方綠營、八旗能真正裝備成建制的火炮,都多為子母炮和威遠炮。
而且,子母炮為主,威遠炮作輔,子母炮普遍重30到40公斤,屬于典型的輕型野戰火炮,威遠炮要更重一些,足足300多公斤,這已經算是清軍的重炮了。
而漢軍的重炮呢
嗯,最低1噸重,也就是6磅炮,高的接近5噸重,目前這么重的大炮,漢軍還有5門,剛好被聶宇全部馱船帶了過來。
就算輕型迫擊炮,重量與子母炮差不了多少,但經過商城出品圖紙改良,射程和威力都大大加強,再加上有無縫鋼管作主體,也能撐得住火藥的膛壓了。
“轟轟轟!”
一輪炮擊過后,漢軍炮手似乎也正式打響進攻號角。
50門重炮,400門輕型迫擊炮,全部朝著正在推進的清軍炮兵陣地,肆意開炮,傾瀉炮彈火力。
密集火力網覆蓋打擊下。清軍炮手完全推不動了,重炮還好說,威力雖然很大,但數量不多,炮彈也就只能局部來回彈跳。
可輕型迫擊炮不同,400多發炮彈打出來,哪怕命中率再低,去掉三分之一,也能有100多發炮彈打中了。
有火藥和改進圖紙下,漢軍迫擊炮已經很接近近代迫擊炮,還兼具了正常輕型火炮的功能。
這一炮打出去,幾百米的有效射程下,威力直接拉滿!
清軍炮手被打的壓根沒法還手,因為距離太遠了,子母炮作為輕型火炮,它的優勢在于射速,而不是在于射程,子母最大射程只有三百米,有效射程才一百多米。
可現在就是,漢軍在幾百米開外,就對他們進行火力覆蓋打擊,漢軍的重炮更是已經對準了一千米開外,清軍的后方炮隊和火藥桶子。
一發重炮的炮彈,還非常好運的命中了正在運輸火藥桶子的推車,火炮的高熱和速度將火藥桶里的火藥瞬間引燃,而后引發了劇烈的殉爆,幾個推車的清兵當場被炸成碎片。
這還怎么打完全打不了啊!
額勒登保作為三軍臨時統帥,居然還能沉得住氣,因為現在大戰已經開始,對戰場過多的干涉變陣,不僅沒有絲毫作用,反而會讓戰場局勢變得更糟糕。
就連德楞泰主動請戰,要求帶著巴圖魯騎兵,去踏平反賊的大炮,也被他一口回絕。
騎兵是清軍的殺手锏,也是決定戰局走向的重點,他剛剛已經用千里鏡觀察過,反賊的騎兵似乎很少,再加上前面幾次騎兵交鋒,反賊的偵騎數量明顯不足。
這也很合理,反賊起家湖湘之地,這里本來就不產馬,就連他手下的這數千騎兵,實際也是來自七省湊出來,并不是湖湘本地的騎兵部隊。
而且,清軍的火炮看似已經被漢軍給壓制住,但實際的損失也還在可接受范圍。因為清軍的火炮真的太多了,幾乎已經達到平均一個千總麾下,就能分配10門火炮的火器比率。
如此高比例的火器配額,并非是滿清重視火器,純粹是這東西打起仗來真的好用,不需要講究什么戰術,直接火器平推碾壓,就能壓下大部分漢人的反抗了。
只是,現在的情況卻是顛倒過來,曾經被清軍倚仗,而無往不利的火器碾壓戰術直接失效,他們反倒是被反賊給火力壓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