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清軍炮手能一直不崩,并不是因為他們都是湘西出來的老兵,打過了仗,純粹在于清兵的炮兵陣地比較分散。
這可是火炮,肯定得分散排布,陣地密集那也是相對而言,怎么可能真的全部緊挨在一起,不怕一個炸膛,帶著其他人殉爆嗎
這也就導致在清軍炮手推進時,只能專注于自己,很難注意到友軍的死傷慘狀,就算看到了也會因為大戰已經打響,而無暇顧及。
簡單舉個例子,當你身邊有人倒下,鮮血還濺了你一身,那正常人都會全身僵直,感到害怕和本能的恐懼,不用覺得羞恥。
可要是隔了數米遠距,或者十幾米遠,那恐怖感就會大大降低,好事者可能還會本能想去湊熱鬧。
換到戰場上更是如此,兒萬人的大型戰場,周圍個是炮火轟鳴,身邊的炮手友軍都在幾米開外,死了一個你可能都不知道。
而且就在身后還有數萬大軍壓陣,跟著自己一塊穩步推進,這還有個屁的恐怖感,有的只會是麻木的從眾,所有人一起推著火炮往前跑。
就算真有人怕死,想退后,不會覺得督戰隊是吃干飯的吧
漢軍作為興起不過一年的反清義軍,在軍隊建制下也是有著督戰隊的存在,是作為維持軍隊臨戰建制下的最后一道保險措施。
“轟轟轟!”
漢軍大炮持續轟射下,幾百米到一千米的戰場距離也在迅速拉近。
終于,清軍的前鋒炮手硬頂著漢軍的火力壓制,從幾百米開外逼近到了一百多米的有效射程。
清軍前鋒炮手已經折損三分之一,都是被漢軍火炮的火力覆蓋下帶來的傷亡。
只是,好不容易到了有效射程,不等他們把子炮換進去開炮還擊,漢軍已經快速把實心球炮彈,給統一換成了早已準備好的散彈。
虎蹲炮可以發射散彈,明軍當年打女真人就用過,而且也不光是虎蹲炮來發射散彈,還有那幾十門重炮,也都快速清理炮膛,往里頭裝填大量碎片化的散彈塊。
清軍到了一百米的有效射程,漢軍同樣也到了散彈的有效射程。
400門迫擊炮、50門重炮的散彈拋射,這威力鐵人來了也頂不住啊!
清軍炮手幾乎都沒反應過來,就被幾百門漢軍火炮打出來的散彈,給犁了一遍。
清軍炮手瞬間傷亡慘重,那些一下子死了的還好,沒什么痛苦。
沒死的就慘了,全都被散彈打的血肉模糊,血液混合身上的綠營兵服,在地上不停翻滾哀嚎,看著尤為恐怖。
不少幸存的清兵炮手,人都快嚇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