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那些有度牒,也被送去出家吃齋的正經僧道,他們的免稅特權,也被聶宇下令取消。
和尚道士已經不事生產了,還要免除地稅,那特么不是純純留著當造糞機器嗎
進到忠烈祠,里面很快有人迎了出來,入眼身上都有殘疾,他們都是漢軍過往戰事里的傷殘老兵。
抗生素再神奇,也只能救死扶傷,沒法讓人重傷殘疾也能恢復。這些傷殘老兵多數都退伍歸鄉,還有部分做了軍中教習,負責操練新兵。
聶宇挑了幾個,讓他們來到忠烈祠作為灑掃人員(忠烈祠不需要廟祝),平日里只需要灑掃祭祀,續一續忠烈祠的英靈香火,每月大將軍府會給他們發放俸祿餉錢。
“魂歸來兮,忠烈歸位!”
陳興懷作為臨時祭祀,高聲唱喝。
“嘟嘟嘟嘟嗚嗚嗚嗚”
跟著來到的軍中號手,吹著軍號愈發賣力,后面捧著忠烈牌位的漢兵,臉色顯得既緊張又肅穆,按照預先排練好的,上前一步把牌位供奉到了忠烈祠。
牌位擺上去很多,為漢軍起兵以來至今,戰死陣亡的漢兵牌位,都被搬到了這忠烈祠。
“拜祭忠魂!”
聶宇上前一步,什么也沒說,站著看了片刻,隨即跪下祭拜叩首。
漢軍不興滿清那一套動不動就跪的跪禮,但不代表就完全不能跪了,滿清的跪禮是惡心到了,官民見到了滿清皇帝,就得跪著上朝,跪著接旨,跪著說話議政,甚至因此搞出了上行下效,下官為了巴結上官,見到上官就跪下,學生為了巴結老師,也會下跪來博取歡心。
這就屬實是惡心人了!
聶宇現在帶著文武將官,前來跪拜忠烈祠,就跟跪拜天地、祖宗、父母一樣的,不是諂媚巴結惡心人,而是在尊重祭祀戰死的忠烈英魂。
漢軍將兵上下對此都非常感動,古來能給武將立廟的雖不多見,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夠給普通士兵立廟祭祀,大將軍當真是千古第一人了。
漢軍文官見此情形,臉上神色也頗為復雜,饒是明知大將軍是在收買軍心,可他們還是覺得頗為怪異別扭。
宋、明、清三朝的重文輕武,已經讓文官普遍對武官產生了天然鄙視,這種鄙視短時間內很難消弭,也沒辦法消弭。因為文官們不止輕視鄙夷武人的身份地位,同樣也鄙夷武人的作為,實在是唐朝的武人起了一個不好的頭,愣是整出了中晚唐的百年動亂,到后面五代十國的禮樂崩壞。
五代十國持續時間比之南北朝更短,但禮樂崩壞的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南北朝是百姓沒得吃,搞出了易子而食,但五代十國不一樣,他們是有糧食吃,也要嘗嘗兩腳羊的鮮味。
“拜祭忠魂!”
聶宇祭拜完畢,接著文武將官前往祭拜。
“禮成!”
文武官員們祭拜結束,聶宇起身帶領眾官離開忠烈祠回返。
聶宇走后,馬上就有幾十號百姓,帶著一堆已經買好的香火祭祀物,手里還拿著塊特制的軍牌,憑著軍牌進到了忠烈祠。
有個老婦人,身后帶著一對新人夫婦,小心翼翼對照軍牌姓名找到了一處神主牌前。
“大郎啊!娘來看你了,你這趟出征戰死,撫恤的田和錢,都已經發下來了。村長親自來到咱家,給咱們免了三年的賦稅,二郎靠你這筆撫恤錢已經娶了媳婦。”
“娘與二郎他們商量了,待到他們生了兒子,就過繼給你,做個兒子,一定不讓大郎你這香火斷了!”
“二郎快過來,給你哥拜一拜,便算是定下這過繼的約定了!”
這老婦人說完,拉過身后的二郎夫婦,那丈夫二郎倒也干脆,上去接過香火點燃,而后無聲祭拜。
如此情況,不止在一處上演,不是父母來祭拜悼念兒子,就是哥哥弟弟來悼念祭拜兄弟。
外面,還不時有人拎著東西憑牌子進來,進來以后就有退伍老兵,上去充當臨時向導引著人去找神主牌位。
一整天下來,整個忠烈祠都是香煙裊裊,祭祀香火延綿不絕,也不用這幾個退伍老卒上去續香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