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陵兄有何高見”
“若說在此之前,漢軍給百姓分田,在百姓的眼里,只能算是一個好‘萬歲’。可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大將軍親自牽牛耕田,還不用旁人輔助,這在百姓的眼里,那就能種地,種過地的自己人了。”
好家伙,這下幾人都聽明白了。
換言之,在此之前的漢軍,放百姓眼里只是“好”,可現在聶宇來的這么一手,等于把自己真正放在了百姓心里。
古往今來,明主仁君有的是,可能被百姓真正放在心里,真心當自己人的好皇帝,那確實能算是鳳毛麟角了。
但凡有這樣的人主,開國雄主那是板上釘釘,千古一帝都能去爭上一爭了!
“……”
場面有些冷了,因為沒人說話了。
這幾個來圍觀的士子,都是出身荊州本地豪族,此前都有舉人功名,就差一步便能考上進士,魚躍龍門。
然后,漢軍兵鋒打過來,荊州一下就丟了,巡撫、知府都是廢物。
本來,這幾個士子都已經接受現實,連辮子都剪了,還指望能逃出去咋的
只是,就在這幾人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準備出仕漢軍官場,結果起步漢軍就給一個分田官的位子讓他們做。
什么叫分田官
名為官,實為吏。
有個沒干過分田的,以為是自己去指揮,讓別人去做,然后發現居然真讓他自己來,天天忙成狗,跑斷腿,鞋底都磨平了好幾雙。
尤其是每天都與鄉下農民見面,對方啥都不懂,連字都不認得,為了幾分地、一塊田埂、一汪水泉都能吵架打起來,給他們拉架都費好大功夫。
反正這幾個舉人干了幾天,都沒能扛下來,索性就先端著。因為他們知道漢軍還是尊重讀書人的,大將軍更是專門收服了岳麓書院,演了一出“君臣相得”的好戲碼。
再忍忍,熬到大將軍稱王,熬到大將軍開科取士!
他們這些人都是曾經能考上舉人的,又經過一年沉淀鉆研學問,待漢軍開科取士,必能一舉金榜題名。
不過現在……
一個士子問道:“景陵兄莫非是要”
那被喚作景陵兄的年輕士子,出身荊州的張家豪族,家名不太響亮,但勝在他能讀書,考一次就連中秀才、舉人,到了會試棋差一招,而名落孫山。
張景陵點頭:“我意已決,大將軍有雄主之姿,我輩讀書人之所以讀書,不就是為了匡扶雄主,建功立業嗎”
旁邊另一士子皺眉道:“可是這雄主卻要咱們做最低的分田吏……”
張景陵笑道:“是吏是官有何重要,漢軍治下,不論官吏,皆能論功提拔。別人不說,就說咱們的曾經同窗宋子墨,本是宋家末支出身,連秀才功名都無。如今卻也憑借功勞,在大將軍府的陸軍司做到了有品之官。”
“陸軍司是什么地方,我們都知道,連宋子墨一個童生,靠著搶占先機,都能魚躍龍門。我們再不跟上,可就真的來不及了,就算大將軍現在真開了科舉,這科舉仕途真能有尋常從吏做起升的快”
一句靈魂發問,科舉做官真能比吏員做起更快
幾個年輕士子面面相覷,都看到了各自眼里的掙扎猶豫。
張景陵卻是不給他們繼續思考時間,因為他是真打算要入仕了。
再不入仕,難道真等大將軍成了皇帝,再去考慮扶持從龍
從個屁的龍,到時候連皇子奪嫡都輪不著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