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戰局演化
永順府請降是遲早的事情,之前就已經說過,漢軍雖然還沒攻打永順府,但這里已經被四面合圍。
西面是四川白蓮教賊寇,北邊是來鳳土苗義軍,東邊是漢軍地盤,南邊是死灰復燃的湘西苗人。
永順知府都躺平擺爛了,永順府士紳也已經做好準備,等著簞食壺漿,迎接漢軍王師。但凡永順府官員不傻,那都得把城先主動獻了,好歹也能保住性命。
為了展示誠意,永順同知干脆派了自己的兒子為質。確實是親兒子,只不過是小妾生的,在偽清做官雖然要異地,不能帶上妻兒,但可以到了當地再納妾嘛!
對于永順府的主動內附,聶宇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無奈。
地盤擴張也不都是好事,永順府不內附,那漢軍跟四川白蓮教、來鳳的土苗還能相安無事,這永順府就是中間的戰略緩沖區。
現在,中間緩沖區沒了,變成了漢軍地盤,漢軍未來的戰略部署難免會受到影響。
實際上,也不光如此,漢軍此前所以沒摟草打兔子,去把驚弓之鳥的永順府拿下,還有一點就是因為這里窮,太窮了。
因為永順府地處武陵山脈中斷,與湘西苗民的地盤一樣,都是多山地丘陵地貌。說難聽點就是大山溝里的州府,窮的叮當響,還被之前的湖南巡撫姜晟反復盤剝,油水早就被榨干透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其他州府的士紳來說,漢軍要分士紳的土地,不準士紳豪族蓄奴,這是天大的惡政。可對于永順士紳來說,漢軍居然只是分土地,還給他們留個幾百畝地,也不用他們繼續承擔沉苛重稅,還幫他們清查田畝,去掉飛灑,改革稅法,降低賦稅,這簡直就是真王師啊!
如此王師殺來,他們腦子抽了,才會想著聚兵反抗。
無奈歸無奈,永順府要請降,甚至連擺爛知府都被抓了做投名狀,聶宇雖然感覺有些吃力,但還是姑且給收下了。好歹也是一個府的地盤真心歸順,那么多的土地人口不要不可能,就是財政上有些爆炸,去掉派遣官員分田治理,設立鎮官和鄉民農工會。前期基本不可能有什么產出回報,甚至可能還得往里頭倒貼不少。
聶宇經過反復思量,又跟林文昌這些手下文武商議,最終決定不在永順府重新規劃鄉鎮,僅維持基本鄉鎮區劃建制,同時分田可以多分,因為這里山地太多,土地太貧瘠。
好在聶宇的土地還算夠用,永順府人口不多,之前的橫征暴斂,逼的不少百姓要么逃荒,要么餓死,剩下的重新分田,每戶都能多分幾畝地。
就是錢糧消耗有些頂不住,因為新稅法和分田政策一直推下去,漢軍能收到的賦稅看似源源不絕,但要維持龐大的官僚行政系統,財政開支如流水,壓根不夠用。
度支司的林文昌,已經快把頭發都愁白。
當然,好處也有,永順府不是唯一真心內附的,跟著內附的實際還有新化、祁陽、新田三縣。
這三縣分別隸屬于寶慶府和永州府,沒錯,就是瑤人正在起義造反的二府。
寶慶府的瑤人膽子最大,明明已經改了漢旗,瑤人首領藍金龍依然自稱“衛王”,還堂而皇之的敕領百官,打下了武岡州城后,更是干脆在武岡登基,自建了一個衛國小朝廷。
反正,漢軍文武們看到新化縣令內附時,順帶呈遞上來的消息奏報,都快氣炸了。
聶宇對此倒是不怎么在意,膽子大,敢自稱“衛王”
那敢情好啊!
回頭找不著理由南下,這不就是現成的理由嗎
說起來,新化縣轄境內還有座錫礦山,這錫礦可是好東西,最厲害的用途,差不多就是用來鍍錫造罐頭了。
雖然聶宇現在不怎么用得著,但以后肯定用得著,商城也不是萬能的,萬一哪天商城沒了,或者自己將來死了,總得給后人點滿領先的科技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