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大事不妙
翌日上午。
漢陽城中火勢已經被撲滅,本來火勢應該沒多大,但黃永盛這混不吝為了搞亂漢陽城,給自己家宅添了不少柴火油料。
一不小心燒的太旺,就把周邊民房給燒著了,入城后的漢兵與保火甲(古代消防隊)匆忙滅火,前后了幾個時辰,才把火勢給撲滅。
黃家大宅幾乎燒成一片廢墟,反倒張、李兩家因為反應速度太慢,雖然也是燒宅制造混亂,但火勢控制及時,倒是保住了一些房子內院。
因為城破的實在太突然,漢陽城內的大小官員全都沒反應過來,府衙和縣衙里的各種官府文書檔案,還有府庫、府學等重地,得以保存完好。
期間,還有部分官吏試圖渾水摸魚,想要毀壞這些重要檔案書冊,但都被往昔同僚給制止,還反手綁起來當成了不大不小的功績。
漢陽知府張五緯的動作倒是很快,這家伙趁著漢兵大晚上入城,忙于安定秩序、到處滅火的空檔,偷摸拿了根束腰帶,就這么懸梁自盡了。
等漢兵發現他時,這貨已經翻白眼沒了氣息,死的還挺講究,面北上吊。
知府自盡了,同知、通判卻是干脆利落就降了,跟著降的還有漢陽縣令在內一眾大小官員屬史,沒一個跟隨自盡或是喬裝跑路的。
今時不同往日,漢軍起兵已經超過了一年,就算還是清廷地方官僚士紳眼里的反賊,那也不是一般反賊,而是全據一省的大反賊了。
什么殺盡王、桂陽義軍、瑤人、苗人全被當成了漢軍的部眾,包括在京師的乾隆眼里,漢軍和白蓮教雖然還是“一體”的,但在統屬問題上,已經隱隱有著漢軍為主,白蓮教則為漢軍附屬。
因為漢軍的戰績太過亮眼,白蓮教糜爛湖北、四川,漢軍“糜爛”湖南全境,已經讓乾隆產生了警惕,甚至專門派了個總督、提督過來剿賊平叛。
……
漢陽城破的消息,自然瞞不住江對岸的武昌。
這兩府離得實在太近,剛好都是沿江建城,中間的江面并不狹窄,但也沒想象中的那么寬。
兩城隔江架設的岸防大炮,就足以對長江三岔口形成封鎖,漢軍的洞庭湖水師也不敢靠近,只能選在了南邊靠近的碼頭登陸。
黃鶴樓的選址同樣也很好,最初就是東吳為了監視長江對岸,防備曹魏南下修建的江防建筑。哪怕后來幾度重修,漸漸被文人墨客拿來陶冶情操,但其對江防的戰略作用依舊不可忽視。
陳望之前腳才剛接到張五緯派出來的信使求救,結果才到后半夜,他人都還沒睡下,就又接到了黃鶴樓值守士卒急報,說什么江對岸的漢陽城有變。
等他匆忙登上黃鶴樓,就見到江對岸,漢陽城早已經火光沖天,不是城里的那點小火苗,而是城南的漢軍大營,無數火把聚成的移動火幕,如同潮水一般往漢陽城里涌入。
完了!
這是陳望之一瞬間的想法。
一直到了白天。
“藩臺大人,小人已經劃船遠遠看過,漢陽城頭豎起來一桿大旗,旗號上書一個漢字,當是反賊的旗幟,這漢陽城恐怕……”
“本官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陳望之嘆息一聲,最壞的情況還是出現了。
漢陽沒了!
沒的如此突然,也讓他毫無準備。
陳望之想破了腦袋都想不明白,這偌大的漢陽城,里面好歹也有幾千清兵駐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