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漢陽二府已下,趁此時間聶宇摟草打兔子,往西分兵攻打漢川縣。
漢川縣坐落于漢水北岸,拔掉了漢川縣,漢軍水師就可以從容沿漢水布防,進可向西攻打安陸府城,退也可堵住襄陽走水路南下的唯一通道。
楊芳、雷大海走水路領了兩千兵出發,都還沒抵達漢川縣城,就已經得到消息,漢川縣城士紳、農戶聯起手來造反,縣令被殺,主簿投降。漢川士紳派了一個讀書人,只帶了十幾個農戶就出城數里來迎接:“恭迎大漢天兵,漢川縣城已被我等拿下,還請大漢天兵前往接收!”
……
漢川縣不是個例,地處漢陽北部的黃陂縣。
一名今科落榜的鄉下秀才,振臂一呼就發動了數百佃戶,用著粗到不能再粗的鄉下方言喊道:“鄉親們,荊州那邊的大漢天兵,已經把漢陽、武昌給打下了,連十萬官兵都不是對手。這世道橫豎已經活不下去,不如隨咱一起攻下縣城,投奔大漢天兵了。”
……
孝感縣。
孝感縣離漢川縣很近,孝感縣的一名鄉下落魄讀書人,聞聽漢川縣要造反從賊的消息。
當下也發動孝感的佃戶百姓,直接殺了地主,也學著道聽途說來的漢軍分田政,給起事的佃戶們都分了土地,短時間里拉出數千佃戶農民軍,包圍起了孝感縣城。
孝感縣令得到消息,帶上了貪污的銀子,趕在農民軍圍城前喬裝出城逃跑。
……
嘉魚縣。
嘉魚縣令看清了形勢,連忙主動改旗易幟,同時將早已準備好的糧草錢貨,用民船給漢陽、武昌二府的漢軍送了過去,又派出親信師爺充當信使往荊州府表明自己要內附。
……
咸寧縣。
之前造反失敗,已經遁逃的馬鞍山義軍殘部,不知從哪里竄了出來,就這么高舉起了漢軍的大旗,一路上招兵買馬,準備攻打咸寧縣城。
……
蒲圻縣。
這里稍微好些,只是鄉下的地主到處在被佃戶們聚眾造反,屠殺滅門。
不少地主沒有鄔堡,只能帶著銀子家眷往縣城跑路,蒲圻縣令也沒想著要投降,但他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
通城縣。
崇陽縣。
通山縣。
甚至沔陽州。
到處都在爆發佃戶起義,要么就是士紳串聯,聚眾造反。
這些起義軍雖然打的都是漢軍旗號,還有漢川、嘉魚這些起義過后,主動改旗易幟歸附漢軍的,但要說是漢軍的民心所向,那顯然不太可能。
漢軍打下了漢陽、武昌這兩座府城,幾乎全滅了二府的清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在于二府治下的百姓過的實在太慘。
這可是半個省都在鬧著白蓮教,相當于半省都沒法正常提供賦稅財政,再加上之前才剛支持湘西的十萬大軍跟苗人打仗,湖北百姓幾乎連半點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惠齡這巡撫才一退回武昌,就又可勁壓榨只剩下一半的湖北百姓,尤其是靠近長江的武昌、漢陽二府的百姓,更是攤派賦稅的重災區。
十幾萬大軍,還要算上官員們貪的銀子,可以說這半省幾府之地,已經快被偽清官府榨干最后一滴血。
因為壓榨實在太狠,許多士紳都受不了,起碼有一半的讀書人,以及中下層的士紳,居然能跟佃戶和解,一起去造官府的反。
陸續鬧造反的縣城實在太多,漢軍這邊一時都有些跟不上。還好湖南已經幾乎被漢軍全據,而武昌府雖毗鄰江西,但與江西卻隔了一座幕阜山。
有此天險阻隔,江西清軍很難北上,能來的清軍只能是安徽殺過來,所以漢軍完全可以從容不迫,去接收這些新地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