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堅壁清野法
四川。
就在漢軍在湖北大打出手,達州東鄉的清軍剛剛吃了一場天大的敗仗。
原四川總督英善,已經因為剿賊不利,早在三個月前就被乾隆一道圣旨,直接一擼到底。
南下助戰的陜甘總督宜綿,順勢兼任四川總督,會合成都將軍觀成等人,還有東鄉地方團練武裝羅思舉,總攬四川剿賊軍務。
這個羅思舉非常厲害,在東鄉白蓮教發動起事前,還只是一個吃不飽飯的游民散戶。聞聽白蓮教起事了,立馬覺得這是個出人頭地的好機會,便參加了張家壩的團練武裝。
羅思舉早在四川白蓮教義軍起義之初,就看出了義軍都是烏合之眾,內部根基不穩。只要能有一支數百人的敢死隊,趁著義軍輕視驕縱,發動夜襲,必定能大破義軍。
可惜,當時的清軍將官羅定國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雖然事后又覺得這樣可行,可已經為時已晚,四川白蓮教已經成了氣候。
就在今年的五月。
陜甘總督兼四川總督的宜綿,采納羅思舉避實擊虛的計策,對白蓮教營寨發動突襲。
羅思舉更是親率東鄉縣鄉勇,潛至鳳青山乘夜劫營,成功擊潰王三槐和徐添德聯軍。此后義軍又接連敗退鹿角寨、華景壩,并遭到清軍陜西河州鎮總兵保興的圍堵,最終一路退至重重包圍的白秀山。
眼看就要勢成絕境,義軍內部已然彈盡糧絕。
卻是在六月初。
襄陽義軍的王聰兒、姚之富、樊人杰等各部首領,成功甩開了清軍追擊,而后強渡漢水,分三路入川。
左右兩路由通江、巴州方山坪羅家寨與巴州義軍的羅其清部匯合,中路由太平、城口至東鄉與徐添德、王三槐匯合。
六月二十三日。
差不多就是漢軍擊潰鄂輝所部的同一時刻,王聰兒、姚之富率領襄陽義軍,于山溝密林的埋伏殺出,直接打了圍剿清軍一個出其不意。
清軍本來已經圍困了四川義軍,正是驕縱意滿的時候,也是最放松警戒的時候,完全沒有想過會有一支義軍突然背后殺出。
清軍防線迅速崩潰,圍困白秀山的徐添德、王三槐見此時機,當下率眾殺出,配合襄陽、巴州義軍,里應外合下大破清軍。
宜綿敗走,東鄉團練軍頭羅思舉趁亂突圍。
川楚義軍順勢在白秀山會師,各路義軍頭領在此會商,約定聯軍旗號,并重設掌柜、元帥、先鋒、總兵、千總等官職。
按照原定規矩,東鄉的王三槐、冷天祿還是稱東鄉白號軍,張子聰、庹向瑤、符曰明、劉朝選、湯思蛟、張筒、羅元亨、羅其道等各路首領附庸。
達州首領徐添德就稱達州青號軍。
太平首領龍紹周稱太平黃號軍。
巴州首領羅其清為巴州白號軍。
通江首領冉文儔稱通江藍號軍。
云陽首領林亮功稱云陽藍號軍。
奉節首領龔文玉稱奉節綠(線)字號軍。
王聰兒、姚之富這些外來的襄陽人,理所當然稱襄陽黃號軍。
另有同樣跟隨王聰兒他們突圍入川的高均德、張添倫,改稱襄陽白號軍。
而還有張漢朝所部義軍,改稱襄陽藍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