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宏接著說道:“但是知府、縣令好選,也能調動的過來,可再往下的鎮長、分田官卻是有些不夠用了。我們這次拿下的地盤太大,這么多的新占之地,全都要分置鄉鎮,設立鎮長、分田官、村長,需要的官吏實在是太多。吏銓司的備選官吏數量,還有讀書人的數量,已經有些捉襟見肘。”
聶宇聞言同樣有些無語,地盤擴張太快,官吏不夠用的問題還是出來了。
之前實際就已經有過幾次,那時候還能通過調動其他州府過剩官吏,前往這些新地盤去做官,幫百姓去分田。
可現在擴張的太快了,湖北的地盤幾乎一下子擴大了好幾倍,需要的官吏缺口太大,吏銓司一時補充不過來也很合理。
聶宇問道:“有沒有什么解決辦法或者暫時緩解這個問題也行。”
呂志宏回答:“先建立農民公會,再分置鄉鎮,鎮長權力實際與農民公會重合很多,甚至分田官也與農民公會有著重合之處。所以完全可以先設立農民公會,由農民自行安排分田,官府則負責引導,還有及時調解農民分田的糾紛。這樣既能緩解官吏不足,也能讓百姓認識到農民公會的好處,讓農民公會也能辦成。”
聶宇聽完還真就仔細思考了一番,接著說道:“完全不設分田官和鎮長也不行。這樣吧!先從其他已經分完田的地方,先遷調一部分分田官過來,讓他們在這些新地做分田官和鎮長。同時讓他們帶著當地鄉村組建農民公會,指揮和輔助農民公會參與分田。”
“輔助農民公會分田,可以算作他們的政績,記入吏銓司的政績考評。如此作為過渡,等到官吏夠用了,這些鎮長、分田官都可以按照政績靠譜,擇優升遷。”
“負責借調官吏的地方,政績考評也可以適當補高一些。”
這番安排相當于對呂志宏的辦法做了補充,呂志宏說的是完全依賴農民公會,而聶宇還是堅持設立鎮長,但分田官不用那么多,可以讓農民公會兼職分田工作。
鎮長和分田官負責指揮和輔助,指揮和輔助都算政績,而且結束了以后也能擇優升遷,這算是在鼓勵新鎮長和分田官賣力干活。
而且,就連借調官吏的地方,也沒有被忽略掉。他們被借調了官吏,平時農閑還能過得去,一旦農忙了可能得忙成狗。
政績考評補高一些,算是對他們回頭農忙加班的補償。
呂志宏聞言拱手應道:“臣遵令。”
說到了農民公會,聶宇也在暗想自己提前搞出來的這玩意,到底能維持多久
現在的農民公會,已經接近有了一些赤色,還能參與到地方鄉村的管理,就連分田也能插得上手。
未來會如何,還真不好說。
按照聶宇的預計,農民公會一開始只是用來過渡,幫助百姓能夠安穩分田,不讓百姓和大將軍府的聯系被切斷。
若是正常發展下去,等未來全天下的田地都分完了,已經沒地可分,進入到殖民大航海時代,農民公會也會逐漸失去它的作用和存在意義。
呵呵,誰說的準呢
顧景忽然出列說道:“大將軍,您還有一事未講。”
聶宇眉頭微挑:“什么事”
顧景說道:“大將軍,我漢軍如今向南已經全據湖南,向北又攻取湖北首府武昌,富有荊州江漢腹地。襄陽清軍南來也被我漢軍擊潰,湖廣總督更是兵敗戰死。”
“您,該進位稱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