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看來,大王待他們還是如同以前一樣,對他們信重有加,這些軍國大事也還是愿意跟他們去聊。
原本還很緊張的二人,心思瞬間舒緩放松了不少。
馮修永說道:“襄樊之地既是湖北重鎮,也是天下重鎮,我大漢若能攻取襄樊,則天下可為啊!”
左觀瀾比較實際,起身拱手說道:“大王要進兵襄樊,臣回來的匆忙,沒有什么準備,只帶回了桂陽產金銀的成品。”
說著,就是對外面一招呼,馬上有人抬著兩個大箱子進來。
箱子打開,里面的黃白之物暴露出來,一箱子全是白銀,另一箱子全是黃金。
黃金、白銀成色很好,明顯都是新鑄出來沒多久,上面還有留下的漢造官刻。
“桂陽銀監煉出金銀了”聶宇瞪大眼睛問道。
“正是。”
左觀瀾點頭:“桂陽銀監本來就是產銀、產金、產銅大戶,雖然這里的煉銀已經進行多年,可實際上的銀礦儲量依舊十分可觀。再加上大王給的全新冶煉法,許多冶煉廢棄的銀礦石都能重新回爐提煉出銀子來。”
這些倒是在聶宇的意料之中,他是知道桂陽有許多廢棄的銀礦,用了現代煉銀法還能煉出許多白銀來。
聶宇伸手上前,拿起了一錠白銀,銀錠的底面刻造了一個漢字,拿著也是沉甸甸的。
這些就是大漢這邊的正式官銀了!
不過,目前的這些官銀,依舊還是傳統的元寶形狀,包括黃金也都是金元寶。
聶宇不是不想搞銀幣,而是目前的冶煉工藝還不達標,造銀幣不是簡單造成硬幣的形態就行了,白銀的質地太軟了,弄成銀幣形狀的話很容易折斷。
聶宇讓左觀瀾在桂陽順便鑄造的100枚銀幣,全部都是一不小心就折斷壞了,壓根沒法拿來正常流通。
鑄銀幣的計劃暫時先擱置,大漢目前也還沒有對銀幣的需求,強行推廣銀幣流通,反而會給大漢內部的貨幣經濟帶來麻煩,得不償失。
聶宇沒有放回那錠銀元寶,而是又接著拿了一個金錠,笑著問道:“這兩錠金銀,就送給孤了怎么樣”
左觀瀾連忙拱手:“這些金銀本就是大王的,大王自當取用。”
聶宇搖頭:“不,這不是孤的金銀,這是我大漢的金銀,孤只是先取兩錠,便算在孤的內庫里吧!”
“來人!”
“臣在。”
“孤取了國庫兩錠金銀,記下來,這是內庫取的,國庫之后的分配,可以扣除內庫這兩錠金銀的耗費。”
“是。”
值班的秘書官快速記錄。
接著,兩大箱桂陽產金銀被人抬下去,準備送到戶部充進大漢的國庫。
馮修永真心恭維道:“大王公私分明,不取國庫分毫,實乃我大漢之幸事,天下之幸事!”
古往今來,雖然有不少皇帝會把國庫和內帑分開,但基本都是口頭說說而已。就比如現在偽清的這位乾隆太上皇,哪有什么國庫、內帑之分,國庫的錢就是他的錢,內帑的錢也是他的錢,大臣、商賈、百姓的錢,那也都是他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