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漢王”
“好年輕俊秀的小后生啊!”
“你還真別說,這漢王跟我兒子差不多大……”
“老王,你說啥子呢!漢王那可是跟皇上一樣的真龍天子,能是你老王家兒子能比的。”
“對對對,俺老王這笨嘴,這漢王要能是俺老王的兒子,老王我就是馬上死了都值了呀!”
“哈哈哈,老王,你想的倒是挺美的。”
“……”
圍觀百姓們嘰嘰喳喳,不乏有著“大逆不道”之言,但那些看守衙役與巡視漢兵,全都當作了沒聽見沒看見。
大漢治下,不因言獲罪,只要你不是惡意在公開場合,大罵漢王和大漢的政策,那都是沒事的。
哪怕有人指責大漢的政策,只要能給出有理有據的分析理由,那漢王同樣也能赦免無罪,甚至還會封賞官職賞賜。
這些可不是隨便說說,而是漢王親自下過了命令。
一人智短,眾人智長。
再好的政策,也不能光顧著下,而不看民間反饋。
臨時住進湖南巡撫衙門,眾多官員匆忙趕來拜見,順便在漢王面前混個臉熟。
等一通拜見完畢后,眾官員散去做事,就留下幾個主要負責人。
馮修永先開口匯報說:“臣來到長沙以后,第一時間先是整理歸檔了湖南各州府縣檔案,同時下令受降了靖州、沅州府二地。其中沅州府還好說,轄地境內沒什么大的叛亂,這里距離我大漢治下很近,沅州知府姑且貪的不狠,所以我大漢接收的還算順利。”
“可靖州就有些麻煩了,靖州知州貪婪無度,知道自己投降以后可能沒法繼續當官,反而變本加厲貪污,直接逼反了南部侗苗。這些侗苗現在已經占據了通道縣,并且對我大漢官府非常不信任,還揚言說要想談,那就讓大王親自去談。”
聶宇聽后不怒反笑:“呵呵,這不是巧了,孤本來就是來跟瑤民、苗民們談的,加上了他們倒是也無妨。至于那偽清的靖州知州,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吧!”
“大王英明。”
馮修永拱手恭維一句,接著說道:“早在大王決議南下,臣便已著手邀請寶慶瑤、永州平地瑤、湘西苗部等各族百姓,派遣代表前來長沙會面。現在大王已經到了,那臣也該催促安排一下他們,可以盡快的見面會談了。靖州距離長沙有些偏遠,但最遲本月底侗苗的使者應該能到。”
“這樣很好。”聶宇點頭認可。
因為有電臺作為通訊設施,所以長沙這邊下達命令,可以瞬息之間送到寶慶、永州、靖州、湘西各地,而后直接一路坐船走水路,半月到長沙綽綽有余。
說過了這些各族百姓的問題,聶宇接著問起了新占地盤的民生:“茶陵、酃縣、攸縣目前都怎樣了”
總算輪到了謝彥辰來說話,他連忙說道:“攸縣遭到賊寇(殺盡王)肆虐,百姓大多死于兵災或是逃難他地,僅有少量留存,田地大量拋荒。我大漢收復攸縣后,臣按大王命令,先對此地免征賦稅,調運糧草進行賑濟,又收攏流民重新恢復開墾。”
“去年還是第一年,所以開墾力圖先恢復一半,盡力做到不太依賴長沙支調糧草,明年應該就可做到自給自足,后年順利的話就能正常繳納糧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