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要是這紗稍微強韌一點就好了。”
“……”
幾個工匠正圍坐在一臺蒸汽紡紗機的周圍,跟著他們一起工作的還有幾個工部來的年輕官員。
很明顯,這臺蒸汽紡紗機又卡住了,相比年初造出來的初版原型機,現在的蒸汽紡紗機已經完善許多,結構和輸出功率都更穩定了。
只是,功率輸出倒是穩定了,但蒸汽紡紗機上的紗完全沒法正常紡紗,稍微時間長一點就會被蒸汽機扯壞。
人力操作紡紗機,力量都能很好控制。可蒸汽紡紗不同,蒸汽機輸出的功率太強了,比人力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脆弱的紗完全承受不住蒸汽動力,很容易就會被扯斷扯壞,壓根沒法使用。
工匠們想盡了各種法子,包括延長連桿,降低一下蒸汽機的輸出功率,可都沒法解決問題,頂多就是讓紡紗機工作時間延長了一點,紗該斷還是要斷。
要不是漢王的命令,這些負責工匠、官員都要忍不住吐槽,蒸汽機如此暴力的機械,真的能拿來紡造綿柔的紗嗎
長陽沿岸的碼頭。
“吭哧吭哧轟隆隆!”
陣陣響雷般的轟鳴聲下,一艘隸屬于漢軍水師的小型戰船,正沿著長江沿岸緩緩駛過。
確實是緩緩駛過,速度特別慢,慢到不比人在岸上走動快多少。
唯一讓人驚嘆之處,在于這艘船的船帆居然是收起來的。而且現在明明還是夏季,中午正熱頭的時候,岸邊幾乎沒什么風吹,這艘戰船卻能無風自動,簡直不可思議。
戰船原本空曠的甲板上,已經多出幾根大黑煙囪,煙囪滾滾往外冒著黑煙。
要是進到船艙里面,還能看到許多船員水手,正全部光著膀子,不停往船艙內裝的最新型號蒸汽機里面添加煤炭燃料。
不錯,這是一艘蒸汽船,而且還是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船!
兵部尚書王若愚,此時正站在沿岸,滿臉驚嘆道:“居然真的能夠無風自動,若是能讓此船的航速更快些,哪怕只是達到正常航速的一半,那我大漢王師今后都不用再考慮季節后勤,可隨時對偽清宣戰擴張了。”
王若愚作為兵部尚書,想到的東西明顯更多。
對他而言,蒸汽船可不止水師作戰這一種用途,要是充分利用的話,還能給陸師的行軍打仗充當廉價的水路后勤補給。
水路運輸明明比陸路運輸廉價,之所以只能作為后勤輔助。既是受限于水網,也是受限于季風,季風的不確定性太大,內河航運沒有了風力,基本上也就半癱瘓了。
可要是帆船能夠自動,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只要河道沒有完全封凍,那大漢就能隨時通過走水路,對任何地方動兵開戰。
換句話來說,等于是大漢徹底掌握了戰略上的主動權,大漢可以走水路攻打偽清,而偽清卻受限于帆船技術的落后,只能依靠陸路用兵。
不僅損耗巨大,兵力投放上也完全比不過大漢。
此消彼長之下,戰爭還沒開打,偽清就已經輸了大半。
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差不多六十年后開打的克里米亞戰爭。沙俄攻打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就依靠英國佬支援的蒸汽船和蒸汽火車,靠著遠勝沙俄10倍的兵力投放速度和后勤能力,成功拖垮干翻了更強大的沙俄。
當然,這對大漢來說暫時還太早,大漢的蒸汽船造是造出來了,但缺點問題太多,用王若愚的話來說,就是蒸汽船的航速實在太慢了。
這個問題目前沒辦法解決,因為這是蒸汽機的輸出功率不足。蒸汽紡紗機那邊覺得蒸汽機功率太大,不適合用于紡紗,正在試圖降低功率來解決問題,而造船的這些工匠,反而還在苦惱蒸汽機功率太小了,驅動一艘小船都這么勉強,放到大船戰艦上能不能動起來都夠嗆。
不過現在還不急,大漢目前的戰略規劃,還是優先拿下江南這塊偽清的財賦重鎮。而后再在江南全面推廣元年紡紗機,等元年機真正普及開來,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完成,就可以繼續發展蒸汽紡紗機了。
蒸汽船這種東西,同樣也不著急。因為歐洲還沒有蒸汽船,起碼十年后才會問世,十年時間足夠大漢解決蒸汽船功率不足的問題,甚至搞出蒸汽機車、火車、飛機這些跨時代的交通工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