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湖北一統
黃州。
“府臺大人,漢賊已經聚兵武昌縣,怕是很快就要打過來了。”
“嗯,知道了。”
黃州知府湯鼎文,此刻正坐在府衡后院,無聊的逗弄籠子里的八哥。
急匆匆趕來的黃岡知縣宋志恒,見此情景不禁皺了皺眉,說道:“府臺大人,難道不應該立刻號召全城,抗賊守城嗎”
湯鼎文放下鳥籠,眼里帶著嘲諷:“抗威守城,說的輕巧,現在城中府庫哪還有半分可用銀錢,能讓我們拿來守城制臺大人敗的太慘了,連他本人都戰死在了漢賊手上,大軍也付之一炬,而今黃州府各縣都有百姓暴動,我們連亂民都壓不住,拿什么去守城”
偽清在湖北已經就剩下一個黃州府,北面是白蓮教,東北是大別山,西邊和南邊直接跟大漢接壤。
偽清官府還不分時間,一年到頭都在橫征暴斂,黃州地方百姓早就叛亂四起,都已經打破一個縣城,殺了一個縣令了。
黃州府壓根收不上來錢糧,就算能收上來,那也得先用在地方平叛鎮壓上面,府庫早就空的能跑耗子了。
宋志恒說道:“府庫無錢,府臺可號召全城士紳商賈,捐輸資財,再招募百姓民壯,萬眾一心定能守住黃州。”
湯鼎文懶得再說:“那你去吧!本府的官印就在衙門正堂放著,你拿上官印自去,莫要再來煩擾本府。”
這黃州知府擺爛的樣子,給宋志恒氣到了,他可是專程趕過來找知府拿主意的,忍不住質問道:“府臺就甘心在此坐以待斃”
湯鼎文無所吊謂:“千古艱難唯死爾!漢賊破城之日,就是本府為大清和皇上盡忠殉難之日。”
宋志恒聽到這里,當下不再理會這心存死志的窩囊知府,來到府衙前堂拿上了知府的官印,而后快步離開衙門。
湯鼎文聽著忠心老長隨的回報,無奈搖了搖頭,臉上帶著惆悵羨慕:“還是年輕好啊!”
這位黃州知府確實很讓人無語,已經心存死志,都敢自盡殉城,但卻不敢守城抵抗,更不敢去招惹得罪那些士紳豪族。
卻說宋志恒拿到了知府的官印,立刻去召集了城中所有還在的衙役屬吏,準備去找那些大戶豪族們捐輸錢糧來募兵守城。
是的,找大戶要錢糧和募兵守城的事情,全都是這位附郭知縣一人在干。
其他的府城官員,諸如黃州同知、黃州通判,還有臨時駐辦的湖北巡撫、滿洲都統。幾位能排得上的頂頭上司,不是見都見不著,就是干脆稱病在家。
相比較下來,黃州知府的擺爛等死都算好的了。
至少這家伙只是自己擺爛,把官印權力都交出來了,想守城的就拿上官印守城,不想守城的也可以帶上官印投降,不失為大功一件。
宋志恒帶著一眾府城衙役,氣勢洶洶去找城中的富戶豪族們捐錢募兵。
然而,那些富戶豪族就像提前說好了一樣,面對這位黃岡知縣帶人過來要錢,不是要婉拒絕,就是連門都沒讓這家伙進去。
這些黃州大戶思的很簡單,黃州府城肯定是守不住的。那與其死硬守城跟大漢交惡,不如先保住家產靜觀其變,要是漢軍破城了,他們就改旗易幟歸附大議,反正大漢只分他們的田產,不分他們的家戶。
漢軍沒破城,黃州守住了
那就守住了吧!
他們都是黃州大戶豪族,哪個家里沒點手段關系,區區一個黃岡知縣算個屁!
就是難為了宋志恒,他本以為自己有了知府的官印,再加上親自前往各家大戶勸說,總能籌措到一些錢糧守城。
但現實就是那些大戶豪族們完全不買他的賬,有好幾個干脆連門都沒讓他進去,只讓門子通傳說不在家。
宋志恒臉色漆黑,他很想直接帶著衙役,去大戶家里挨個抄家,那樣肯定能籌措足夠錢糧資財。
可他不能這么干,因為他是朝廷命官,真這么去搞的話,就算黃州城守下來了,那他這輩子的仕途也算完蛋了。
而且,宋志恒同樣也沒那個抄家的本事,這些大戶豪族又不是傻的,怎么可能沒有防備官府狗急跳墻。
光是外面拿著兵器的家丁護院,都快跟他手下的衙役數量差不多了。
私造兵器,私募家丁,這已經形同謀反了。
可宋志恒沒辦法,黃州能不能守得住都是問題,難不成他還能現在上折子舉報這些地力豪族不成
抄家不能抄,他也不敢抄,抄了沒好處,不抄還能留點余地。
大戶身上弄不到錢糧,宋志恒只能先組織衙役守城,再勸說百姓們也都堅持堅持,能自發帶著錢糧幫官府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