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對方哭喊,楊芳先是感到驚詫,接著立馬認真道:“快,具體說說,到底怎么回事”
那書童忙不迭回答:“回將軍的話,我家少爺原本就打算要投降漢軍,只是一直苦于沒有機會。就在今晚,知府老爺忽然查抄了城中馬、王二家老爺,罪名是私通漢軍,其中的王家少爺與我家少爺還是同窗好友。少爺說,這是知府已經心思不正,滅亡前兆,就讓小人趕緊出城,找漢軍天兵們聯絡。”
解釋言簡意賅,但主要信息楊芳已經差不多知曉,就是九江知府突然發病,居然抄了城里土紳大戶的家門。
這沈家應該本來就有投降的心思,一看知府又完全不管什么士紳大戶,該抄家就抄家,該誣陷你通敵就誣陷你通敵。
楊芳又問道:“九江城中,就你們沈家一家要投降,還是有好幾家跟著一起”
書童說道:“少爺說了,城中士紳雖然都對知府不滿,但他們大多畏縮優柔,不足與謀。不過將軍放心,我家少爺已經安排妥當,知府之前曾派黃師爺去往城中各家上紳募兵,讓土紳出人協助守城。明日我家少爺會親自登城,而后突然發動,制造混亂,將軍再趁機強攻,里應外合奪城!”
辦法挺笨的,但勝在簡單粗暴。
九江城沒有精兵,全是臨時招募的青壯和衙役,就算各家土紳幫忙募兵,情況也不會有太多改變。
這種青壯衙役組成的守軍,跟著正規軍隊打打順風仗,壯壯聲勢還差不多,守城都已經很勉強。
一旦城墻某段發生暴亂,很容易就會讓整條防線跟著崩潰。
而且,按照這沈家所說的,城中士紳大多對知府不滿,雖然畏縮不敢動手,可要是九江真的要破了,就算還是不敢動手,那也肯定不會繼續守城抵抗了
翌日。
漢軍一如既往,按部就班發動攻城。
“轟!”
漢軍大炮開炮了。
十五門紅衣加農炮,沒有再開炮齊射,而是調整好了炮位,一發接一發的輪射。
能有幾發炮彈命中不好說,但能做到炮火不停歇,就是要讓九江城頭不得安寧。
炮火的掩護下,文教官帶著民夫營,一批接批輪換的過去填埋護城河。
傅弘昌站在城樓里,冒著漢軍炮火的危險視察敵情:“不能讓漢賊大炮一直轟射,讓我們的炮手也上去開炮。”
黃師爺有些為難:“漢賊大炮犀利,我們的炮手都是新兵……”
傅弘昌抬手打斷:“敢上去開炮的,打一炮,賞銀五兩,能命中漢賊陣地者,再賞銀十兩。”
好家伙,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黃師爺不說話了,連忙下去傳達知府命令,在高額賞銀的誘惑下,果然有人跑上去操持火炮了。
“轟!”
一炮轟響,炮彈不知道飛哪去了。
過不了片刻。
“轟轟轟!”
不是九江城防大炮齊射,而是漢軍大炮齊射了。
目標正是剛剛打炮的九江城防大炮。
十五門紅衣加農炮齊轟,密集的火力覆蓋下,還真有一發炮彈運氣很好,命中目標。
炮彈砸進炮臺女墻,女墻被砸的稀巴爛,一個炮手當場被炮彈砸中,胸骨都被砸出大坑,眼看人就不活了。
其他炮手本來因為重賞刺激,腦袋都有些亢奮不自知,這下瞬間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