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分兵南下
贛江水路封堵倒是簡單,可是陸路就有些麻煩了。
張誠基這巡撫去年年尾才剛上任,對地方掌控力還遠遠不夠,他下令各州府縣籌措錢糧,募集民夫鄉勇抗賊。
只是,完全沒用。
江西州府官員,只有少部分遵令,剩下的不是不想遵令,而是遵令了也不好使,地方鄉紳完全不搭理。
這倒不是大漢威名遠揚了,而是鄉紳地主們的階級特性。
反賊漢賊都還在九江,南康府離得太近,南康士紳沒辦法,必須募兵幫官府打仗。可剩下的瑞州、撫州、饒州這些州府,他們離漢賊很遠,離吉安賊寇也不近,那沒事出什么錢,募什么兵
張誠基沒辦法,只能親自出馬,先前往瑞州府,勸說當地士紳,出錢幫官府募兵。
就在此時,南康知府傳回消息,瑞昌縣失,漢賊南下,兵近廬山。
不識廬山真面目,那廬山就是南康、九江府轄邊界的廬山。
楊芳雖然是武將,還是晚清最后的猛將,但這家伙骨子里還是讀書人,讀了二十多年的書,考科舉無門,反而從軍打仗混的風生水起。
楊芳帶兵過了廬山,還親自跑到廬山腳下觀望,憑吊了一下蘇軾。
之后,直接帶兵南下。
漢軍陸師總共出兵八千余人,只留了兩千人作為留守,控制著九江府城和瑞昌縣,確保長江河道不失。
漢軍水師同樣跟著南下,目前已經基本控制了“長江-鄱陽湖”湖口。
因為清軍在江西沒有水師,所以漢軍水師看著簡陋破爛。但至少在江西就是無敵的存在,就是人數戰船太少了,控制湖口已經非常勉強,要南下整個廣闊鄱陽湖,還是力不從心。
數日后。
“報!上萬賊軍沿鄱陽湖而來,已至二十里外。”
“再探。”
南康知府張敦培滿臉凝重急色,他沒想到漢軍能來的這么快。
而且,他都已經匯報漢軍兵逼南康府,結果撫臺給他的回信就那么一句話,讓他自己抓緊時間募兵抗賊。
這讓他怎么抗賊
張敦培這位南康知府也很有意思,這家伙也算頗有能力,但他的能力全部體現在了詩詞藏書方面,連帶張敦培這一脈的張氏,祖孫三代都是藏書大家。
而且,為了藏書收集,可謂是來者不拒,不擇手段。甚至到了道光年間,還出過同宗同族者,爭奪各自藏書而設計陷害。
張敦培幾年知府干下來,幾乎沒啥政績,倒是收集了不少古書名卷。但對本地百姓而言,這個知府已經相當不錯,因為這家伙只對書籍感興趣,不喜歡貪財瞎折騰。
眼看漢軍來的快,張敦培連忙給城中守軍下達命令:“快,立刻讓民夫們多多下去收集火油、滾木、巨石這些守城物資,趁著還有時間,再多招一些民夫上來,還有府衙、縣衙的衙役,讓他們也都上來守城。”
張敦培一連下達數道守城軍令,但真正輪到各級官吏執行下去,不能說有條不紊,只能說亂的雅痞。
別看城里之前募兵募集了數千守軍,可這些守軍士卒說白了,全是民夫青壯,稍微有點組織度的可能就是各家士紳出的家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