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們聞言俱都認真思量了起來。
過了好半晌,顧景才說道:“大王,鎮守贛南可以談,但這贛南王封號絕對不能給。大王為漢王,若封了那朱五為贛南王,那豈不是叫他與大王平起平坐再者說,贛南王就算二字雜號,那也是王號,還是大王親賜的正統王號,這就是分潤了天命。而且一個吉安府就要贛南王,還要世鎮贛南,那今后其他義軍來投獻土,大王又該封賞什么”
聶宇問道:“不給贛南王,那給什么”
呂志宏這時上前說道:“大王,什么都不用給,那朱五獻出吉安府,本意是明白敵不過我大漢,所以提前獻土撈取好處。既然如此,就不用虛與委蛇,做些表面功夫,那朱五既要世鎮贛南,又要贛南王封號,這本質上是兩樣東西。而吉安府一府之地,價值沒那么大,那就只能換得一樣,所以大王不必理會封王,只需允諾其世鎮贛南。”
“然后呢”聶宇又問。
呂志宏接著說道:“臣有三策:
其一,大王可先下旨冊其為贛南大將軍,許其世鎮贛南,在贛南開府建衙,雖無贛南王之名,卻有贛南王之實。若是這廝滿足于此,自然相安無事,可若是其自稱贛南王,那就是僭越逾制,大王就可以此為名義,對贛南出兵討伐。”
其二,大王只是冊其為贛南大將軍,若是這廝攻略了贛南后還不滿足,轉而南下攻略閩粵,或者伺機北取贛北州縣,那大王同樣也可以不臣為名,出兵討伐。”
其三,那朱五接了大王的贛南大將軍,而且一生安分守己,世鎮贛南,不敢逾越。那我大漢可效仿偽清當年削藩之策,說贛南大將軍已經年邁老朽,恩其回鄉歸養,其子接任大將軍官職。等到其子繼任,再以贛南大將軍不為爵位,不可世襲,隨便找個錯處由頭,將其貶謫遷調,一切自當水到渠成。”
好家伙,還真是三條策略,一條比一條不要臉,關鍵還都能自圓其說。
沒辦法,這里面的核心就是拳頭大,你說什么都是對的,自有大儒為你辯經。
聶宇服氣了,微微點頭:“呂卿所言有理,一切就依呂卿說的辦。”說罷,又下令安排道:“禮部從速擬定一紙冊封令書,選派使者前往吉安府行冊封之事。兵部和大都督府,通電長沙,令湖南巡撫馮修永、第三師師長陳有年立刻做好戰備,隨時出兵接收吉安府。”
“遵命。”
顧景、王若愚連忙拱手應道。
聶宇又接著說道:“吏部、戶部、工部也要做好準備,孤的這位贛南大將軍,雖然是來獻土的,但肯定不會把一個完好的吉安府留給我們。各部務必提前準備好錢糧官吏,不要餓死凍死一個百姓。”
“遵令。”
余下眾人跟著領命。
正事商議完畢,眾臣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留下繼續奏稟一些平日里內閣無法決斷的雜事。
大漢的內閣權力比之偽清有所提升,基本算是恢復到了前明一半的水平,另一半則是被秘書閣和水陸兩大都督府分走的軍政大權。
留奏的大多是些瑣碎雜事,雖然瑣碎繁雜,但又不能內閣單獨決斷,都要請示漢王進行最后把關。
其中就有刑部最新呈遞的《大漢律法》草案,關于這部新律草案,內閣基本上已經通過大半,只有少部分還存在爭議。
比如那從頭到尾,一直被文臣揪著不放的女子貞潔問題,按照《大明律》和《大清律》的解釋,兩邊論刑也各有不同。
大明認為,調戲女子,罪大惡極,應該直接斬了。
大清認為,調戲女子,罪大惡極,但全斬了太過,還是絞監候,考察一下。
大漢這邊的文臣,基本圍繞大明和大清律例,進行辯證爭論。
而之前的第三派,已經被漢王下旨痛批了一頓。因為所有文臣里就他們最離譜,調戲未遂就娶了受辱婦女,真虧這幫家伙能想的出來。
聶宇仔細看完《大漢律法》在這一條上的為難,心中想了想提筆朱批道:“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夫死而嫁固為失節,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卿當三思而后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