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人窩在這么一座小縣城,確實糧草消耗有些吃不消。
白楠先裁汰了一部分,剩下的靠他帶來的軍糧維持。
年關一過,必須馬上打仗,分流壓力。
……
九江。
兩江總督李奉翰,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
他聚集十萬大軍,對外號稱二十萬,浩浩蕩蕩沿江南下,準備一舉平了九江府的漢軍。然而到現在為止連鄱陽湖都打不進去,反而水師已經被徹底打殘,帶過來的綠營也損兵過萬。
本來損失應該不會這么大,可這貨因為得知漢軍拿下了宿松縣,一時心急之下昏招頻出。
李奉翰先是下令不久前吃過大敗仗的水師,強渡江洲鎮(長江三省交界最大的江心洲),又讓大軍齊出,分別渡江攻打梅家洲和大姑塘。
這是用戰術策略打不贏,準備強行碾壓橫推了。
只是很可惜,要是他一開始就這么打,楊芳兵力不足,不可能守的面面俱到,還有清軍水師的威脅,更是幾乎沒什么辦法。
可現在已經不同了,清軍經過數次敗仗,早已軍心士氣低落,聚在一起打仗都夠嗆,還一次性兵分三路。
兵分三路,要想打好仗,對主將的指揮能力要求可太高了。
漢軍這邊有這樣指揮能力的,目前只有楊芳一個,而清軍這邊則差不多有半個,那就是老將田永秱。
只是很不巧,田永秱因為吃的敗仗太多,再加上宿松縣突然丟了。
李奉翰惱羞成怒,就把人解職關押,等著后頭仗打完了再處理。
怎么處理
當然是贏了拉去平賬,輸了直接甩鍋。
官場上的慣用伎倆了,春秋筆法粉飾太平,粉飾不下去了,那就都是武將吃空餉,耽于操練,導致軍備廢弛,這才打不贏。
反正都跟他這個兩江總督沒關系,他去年才剛到任,距今也才兩年不到,貪的銀子都不到幾十萬兩,只是敲定了大軍南下的戰略方針,又親自指揮了幾場大戰,能有啥關系。
沒有能打的武將指揮,李奉翰親自上場指揮微操,兵分三路強攻九江。
不出意外,這一戰打輸了。
輸的還特別慘,寒冬臘月的情況下,長江那天甚至還下雪了。
清軍的水師近乎全軍覆滅,不只是戰船被擊沉,還有僅剩下的四千水兵,大半都跟著葬身魚腹。
水師戰場慘敗,而正面兩路渡江的清軍綠營,同樣也撈不到好。
李奉翰想出了兵分三路的戰略,卻完全忽略了漢軍也是有水師,完好無損不說,還剛繳獲了清軍一百多條輕便戰船,實力進一步擴張。
清軍要想安穩渡江,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面對漢軍水師的攻擊,劃著漁船、舢板渡江的清軍猝不及防,就跟掉進了陷阱里的獵物,只能徒勞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