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過年
臘月,三十。
過年了。
大漢邸報上,各家學派儒生吵了快小半年的筆頭仗,也在今天被迫偃旗息鼓。
不偃旗息鼓也沒用,因為大漢邸報過年休刊了,民間士民也都歡度新年去了,沒人聽他們吵架講學。
吵架講學,顧名思義就是吵架的時候,順便宣揚自己的學派思想。
原本這些來到荊州參與辯會的各地儒生,確實是真來參與辯論,試圖勸服漢王應該遵守傳統的三綱五常,廢止纏足他們可以容忍,但是女子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這是倫理綱常的鐵律。
可隨著鄧顯鶴的強勢開團,雖然一開始讓他變成眾矢之的,但隨著這家伙被漢王指名招去禮部,本來同仇敵愾的儒生們瞬間就變味了。
再怎么大儒名士,骨子里想到的也還是迎合君王。
都是為了做官,這不可恥。
學成功與名,貨與帝王家。
亙古不變的鐵律!
雖然聶宇沒有明確透露自己欣賞鄧顯鶴,可鄧顯鶴自從發表了那幾篇文章后,在荊州仕林就已經出了名。
任何的風吹草動,都瞞不過這些儒生們的眼睛。
在他們看來,漢王肯定已經看過了鄧顯鶴的文章,可對于如此離經叛道、非議儒家經典的亂文,漢王非但沒有怪罪,反而還把人招去了禮部。
具體招去禮部干嘛,沒人知道,可架不住儒生們多想啊!
莫非……
漢王喜歡離經叛道,那要是如此的話,他們也不是不能非議儒家經典。只要漢王喜愛,他們也能離經叛道,把儒家經典、程朱理學都噴成污穢糟粗。
讀書讀的越多,往往越現實。尤其是處在封建王朝,基本上皇帝君王一言,就可定下儒家百年興衰走向。
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皇權對學派思想的第一次強勢干涉,成功讓儒家成了當世顯學,傳承兩千多年。
就這,西漢的儒家都被漢武帝用皇權改造成了大漢需要的形狀,跟孔子當初留下的儒學已經基本上沒什么關系。
硬要說的話,后世的儒家學派跟孔子的關系,差不多相當于繼父和繼子,除了同一個姓,沒有半毛錢關系。
辯會儒生經過鄧顯鶴的開團,迅速分裂成數個學派,最初關于女子是否應該在家相夫教子,遵從三綱五常的辯題早已經不重要。
現在他們辯論爭奪的是對儒家經典的解釋權,過去他們只敢循規蹈矩。因為都被偽清的文字獄搞怕了,就算在大漢地界也十分收斂,而聶宇對鄧顯鶴的態度讓他們看到了希望,漢王似乎確實不會因言獲罪,反而還很欣賞奇談怪論。
可以說,鄧顯鶴這一波下來,主要功勞反而不是傳揚王船山的學問,而是讓大漢儒林學派重新煥發了新生機。
聶宇專門追更看過幾期邸報,雖然很多東西他都看不明白,但只看文章辭藻,確實比之幾月前要大膽了許多,甚至大膽的有些放肆,連君王避諱都敢拿出來引用。
禮部官員因此還上奏請示,是否要稍加約束一二
聶宇對此朱批二字:“無妨。”
學術思想百齊放是好事,從極端的文字獄到開放的學術環境,肯定會引起一定程度上的激烈反彈。
只要不出現大的問題,比如惡意抨擊大漢的田政、稅法、戶籍,這三條可是大漢立國反清的根基,其它的就讓他們爭吵便是。
開始或許很混亂,甚至還有不少渾水摸魚,刻意逢迎者,但后面就會逐漸去蕪存菁了。
過年大漢邸報臨時休刊,邸報辯會吵了小半年,總算能消停幾天。
聶宇這漢王同樣也給自己和百官們放了半天假,上午忙完了政務,下午就可下值回家,陪伴家人一起吃個年夜飯。
過年放半天假,不是聶宇這漢王太摳門,實在是時不我待。
他現在可是正在造反,整個大漢的擔子都擔在他這漢王與麾下文武百官身上。
想放假
當然可以,那你這官也別做了。
既然做了大漢的官,綁上了這輛開國的戰車,只要偽清一日未滅。
那他們就不可能停下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