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送信的信使連忙搖頭:“謝劉教主好意,但我家漢王說了,只要劉教主看完信書,我就得回去復命,同時也請劉教主立刻派人南下新野,我們會將大炮火器皆送至新野。”
“好好好,賢弟仗義!有賢弟的這些火器大炮,那咱也有信心,跟那清妖碰一碰了。”劉之協再度大笑出聲,心中想法已經毫不避諱。
下方包括李杰在內,眾多的白蓮教總兵、掌柜,一聽到大漢要支援他們大炮火器,頓時都是眼中放光。
別看他們已經坐擁一州一府之地,但因為之前打仗劫掠,破壞的太嚴重,人口錢糧損失還在其次,重要的是工匠幾乎都跑干凈了。
這就導致劉之協的教眾賊軍,極度缺乏火器和火藥,能用的到的火器頂多就是地雷炮仗。
這也是劉之協前面為啥會猶豫不決的原因。
論軍隊數量,清軍來了十萬大軍,他也能拉出十萬教眾,而且教眾有混元古佛(劉之協是混元派)加持,個個悍不畏死,不是一般烏合之眾可比。
劉之協最怕的還是清軍用上大炮,對上這東西再是真佛上身,那也扛不住啊!
好在大漢也給他支援火炮了,聽起來似乎數量還不少,有了這些火炮,劉之協終于是有底氣,跟清軍硬碰硬干一仗了。
劉之協絲毫沒意識到,這是大漢在給他下套,好讓他心甘情愿在河南擋住清軍。
就算意識到了,他也舍不得現在的地盤基業,反而還準備利用大漢支援的火器。先打敗清軍,再順勢拿下中原,接著效仿大漢,登基稱王。
大漢稱的是漢王,那他劉之協就稱個魏王吧!
沒辦法,沒文化是這樣的,就知道一個魏王,還是出自《三國演義》的戲曲評書。
……
江西,九江。
楊芳剛接到荊州發來的電報,依舊還是一道漢王的慰問旨。
楊芳簡單看完后,立刻召集軍中諸將過來議事。
“諸位,大王剛剛通過電報,往九江發來一道口諭旨意。”楊芳開場說道。
幾個指揮使,以及參謀官夏永謙,全都屏住了呼吸,身子站的挺拔。
楊芳語氣頗為鄭重:“大王旨意,諸位將士遠在九江,為大漢奮戰,為孤奮戰,實在辛苦了!”
“臣不敢言辛苦!”
眾人不敢怠慢,連忙拱手低頭。
楊芳方才收斂語氣,接著說道:“大王已經把能給我們的都給了,要增兵便增兵,要錢糧彈藥也給錢糧彈藥,還連續發來了數道慰問旨意。而今年節已過,剩下的該怎么做,應該不用本將軍多說,諸位也都明白了!”
此話一出,眾人心中微凜,全都明白了自己接下來應該怎么做。
大王已經對他們仁至義盡,該給的恩典都給了,那要是接下來還拿不下江西,他們這些將領也差不多該以死謝罪了。
戰前基調定下,看著麾下眾將眼里的殺氣,楊芳滿意說道:“這個年我們過完了,清軍的好日子也過得差不多了,是時候該送他們上路了。”
等楊芳把話說完,夏永謙才終于開口插話道:“此戰我軍士氣正盛,全軍上下都盼著打仗,而偽清被困湖口已至數月,又多次戰敗,損兵折將,士氣必然低落。只要決戰一起,清軍有極大可能會不戰自潰!”
夏永謙的這番話,算是在給在場眾將進一步鼓舞士氣。
楊芳微微點頭,接著開始進行戰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