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兩百漢賊
翌日。
商議折騰一夜的清軍眾將,愣是沒能商議出個可行之策。
唯一能打的蘇松總兵田永秱已經拉去背鍋,剩下能說的上話的清軍將帥,就剩一個狼山總兵陳安邦和江南提督王柄了。
徐州總兵愛隆阿忙著駐守黃淮,看守漕運,防備漕運受到白蓮邪教威脅。
兩江總督李奉翰,全程都在那里捂嘴咳嗽,中途甚至還短暫昏迷了兩次,給清軍眾將差點嚇成神經衰弱。
總督已經指望不上,王柄和陳安邦同樣也不敢輕易拍板決斷。
這讓他們怎么決斷?
打的話,肯定打不過,三軍士氣低落,水師幾乎喪盡,沖過去就是送人頭。
不打的話,他們就是籠中困獸,漢賊都準備動兵了,他們還不打,準備等死嗎?
實際上,清軍還有條退路可以走,那就是干脆的放棄湖口、彭澤半片。而后沿江北上退到安徽,或者直接南下去饒州跟漢軍迂回,再不濟也能通過浙贛走廊退到浙江。
怎么樣都不至于被漢軍包圍,全軍覆沒的好。
然而,沒人敢啊!
丟了湖口、彭澤,可不只是丟掉兩縣那么簡單。
這等于是把九江全境都拱手相讓,而九江又是七省通衢之地,丟了九江全境,約等于清軍失去了大半長江的控制權。
接下來,漢軍水師完全可以憑此,長驅直入打進安慶,或者干脆直搗黃龍,進攻江寧(南京)。
別說江寧了,安慶要是一丟,南方局勢也都全變了。
屆時,天下震動,太上皇的怒火,那可不是他們幾個能背的住的。
要知道,李奉翰可是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敢把南方的真實戰報,寫成折子遞到北京城。
為此,李奉翰專門跟王柄提前通氣,反正就是奏折要寫,但統一都用春秋筆法,盡可能往有利自己的地方寫。
反正,最終到了軍機處,給和珅看過的戰報折子,已經差不多都成了這樣。
李奉翰(王柄):“我軍在江西與漢賊鏖戰,漢賊實在兇悍,我軍雖得小勝,但賊寇頑強死硬,始終難盡全功……”
嗯,鏖戰是真的,漢賊兇悍也是真的,但清軍小勝……姑且也算是真的。
因為漢軍和清軍第一波交戰,漢軍架設的湖口木排,不是都被清軍燒毀了嗎?
李奉翰自然是把這當成小勝,而后幾次渡江殺不過去,都被李奉翰刻意春秋筆法略過,傷亡也被忽略到不計。
反正死的綠營又沒多少,真正傷亡慘重的都是鄉勇民夫,就連傷亡的綠營,同樣被李奉翰進行了一些藝術性加工。
騎兵戰死,那就說死的是步戰兵,步戰兵戰死,就說死的是守兵,守兵陣亡的就說死的是余丁。
余丁戰死的,哪有什么余丁,余丁不都約等于民夫鄉勇,民夫鄉勇也算人?
反正逐級往下壓,壓到最后,明明傷亡好幾萬,愣是壓成了傷亡數百人。
而清軍的斬獲,李奉翰寫的同樣很漂亮,就寫斬獲數千、上萬,反正就是沒有具體數字,又說漢賊已被遏制,剿滅指日可待。
和珅做了幾十年軍機大臣,能不能看出來貓膩?
那自然是能看出來的,可他頂多認為李奉翰是在夸大戰果,也就是前提得有戰果。
漢賊應該也確實是被李奉翰釘在了江西,完全沒想過李奉翰是一點戰果沒有,純被楊芳摁著頭打,打了敗仗還在想盡辦法抹平。
甚至還讓北京城里的家眷,去給和珅和中堂送禮,幫自己跟太上皇面前說好話。
如此,包括和珅在內,北京城里的滿清貴胄們,愣是到現在都還不太清楚,江西到底打成什么樣了?
不過沒關系,他們馬上就該知道了。
“轟!”
一聲巨大炮響,隔著八里江口打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