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府這么多年下來的藏污納垢,孤實在不想深究算賬,還是為天師府留下幾分體面。”
“剛剛提到正一觀是道門正脈,既然如此那這正一觀住持,就移交給張真人兼任。天師府與正一觀今后分開,凡正一觀掌教,一律改為官府朝廷選任,不再由天師府執掌世襲。”
幾番安排下來,張培源不僅沒能保住天師府的真人封號,就連天師府和正一觀都被強行分割。
今后張天師不再能夠世襲掌控正一觀,甚至張天師也不會再有世襲。
既然是方外修道,那就好好修道,搞了個張天師,還代代世襲,龍虎山范圍張天師更是有著絕對的掌控權,連官府都不好去管,活脫脫一個土皇帝。
歷史上,張天師確實也出過一些真正得道高人,但更多還是藏污納垢。
硬要形容的話,那就是曲阜的孔家,龍虎山的張家,一丘之貉。
任何東西扯到了世襲,扯到了特權,都會快速變質。
張培源已經不知道該怎么辦,他是來荊州面見漢王,好為天師府求情,保住天師府的幾萬畝良田。
結果現在田沒保住,真人封號沒了,正一觀的世襲掌教也沒了。
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偏偏張培源完全不敢反抗,因為漢王已經說了,要給天師府留個體面,不要逼的真撕破了臉皮。
張培源消停了,張教智卻是有些尷尬,自己就是受召來拜見漢王。
莫名其妙就撿了個真人封號,還搖身一變成了正一觀的住持。
不過這尷尬也就持續一會,張教智很快又自我調整好,覺得漢王做的確實沒錯,修道中人就該潛心修道,濟世濟民,而不應貪戀權位財富,這是落入了紅塵邪道。
慶師府被剝奪封號,剝奪正一觀掌教,又分走了數萬畝田產,也算是因禍得福。
至少從前造的孽債,漢王都一筆勾銷,不會再去深究。
就連當代天師張鈺,他的真人封號,聶宇也沒廢除,而是二人并行,給天師府留點體面。
一直到二人離開漢王府,張培源回到漢王安排的驛館,隨后便立馬開始寫信。
他倒不是抱怨漢王,而是跟龍虎山匯報現在情況,大漢鯨吞江西已成定局,龍虎山就算不服也沒用。
那就只能順應漢王意思,乖乖做個方外清修道士,還有讓門下弟子全都學習數學、物理、化學書籍。
之前漢王只要龍虎山出一半弟子,現在張培源覺得橫豎都要出一半,那不如全部都去學,就連自己的幾個兒子,還有他本人也打算去學數理化。
不為別的,因為漢王足夠重視,甚至為此還愿意敕封真人。
至于龍虎山未來如何,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