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仲苗不同八排瑤,八排瑤是以瑤老制度確保內部的民主,不會出現瑤族大地主。
可仲苗沒有瑤老制度,而且已經反了幾年了,占的土地太多,肯定會有人經受不住誘惑,而迅速腐化墮落。
眾臣勸聶宇迎娶王囊仙,是為了接收仲苗的三府地盤,但等接收了這些地盤,那些仲苗義軍的“假土司”就算不反,那對大漢的統治來說也是個麻煩。
大漢肯定是要解決收拾他們,不出意外的話,到時候少不了還要發生些流血衝突,甚至乾脆打幾仗。
所以,必須提前準備好前往貴州的軍隊,還要準備好足夠的官員,打完了就能無縫銜接管理。
聶宇說道:“王卿此言有理,吏部做好官員準備,兵部做好兵戰后勤籌備。”
說要做好打仗準備,但接收仲苗地盤的初期,肯定還是以駐軍為主。
等到大漢掌控地方差不多了,就可以對仲苗的“假土司”們動刀子了。
顧景突然又說道:“大王,這些事情都是之后要做的,眼下還有件當務之急!”
聶宇疑問:“什么當務之急”
顧景回答:“請大王續聶氏族譜!”
“……”
聶宇淡淡問道:“誰指使你來問的”
顧景連忙不顧禮儀跪下:“大王明鑑,臣沒有受到任何人的指使,此都是臣自己的肺腑之言!”
聶宇沒有制止顧景跪下,而是就這么凝視他的眼睛,就見眼里都是坦蕩不懼。
過了好一會,聶宇才抬手:“起來吧!”
“謝大王。”顧景緩慢起身,背后已經汗濕一片。
他確實沒有受到任何人的指使,剛剛的話也都是他的真心話。
續族譜這種事情,可不只是家業有成的大家族會干,歷朝的君王同樣也會去干。
只不過,君王的族譜一般叫做玉牒。
漢王不是皇帝,所以不能叫玉牒,還是以族譜為名。
當然,皇帝續修族譜肯定不是為了知道家族祖上是誰,真正內在還是為了強化政權的合法性,還有確保皇權世系的秩序性。
舉個例子,大唐開國以后就追封了老子李耳為唐圣祖,增強大唐的政權合法性。
趙宋就更牛逼了,直接生造了一個神仙趙玄朗,奉為宋圣祖,這個趙玄朗又叫趙公明,武財神。
(題外話:所以清圣祖到底多離譜,大家該知道了吧!)
明朝開國,本來史官準備給朱元璋認個朱熹為祖宗,但被朱元璋拒絕,認為這東西虛無縹緲,還抹除了自己開局一個碗的牛逼功績。
清朝沿襲傳統,追封了布庫里雍順(布庫里英雄)為始祖。
《清史稿本紀一》:“始祖布庫里雍順,母曰佛庫倫,相傳感朱果而孕。稍長,定三姓之亂,眾奉為貝勒,居長白山東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號其部族曰滿洲。滿洲自此始。”
這里的滿洲屬於女真族的音譯,皇太極的做法是把滿洲變成明確的政治集團,減小統治區下漢人的牴觸情緒。
現在,顧景這位禮部尚書提出來要大漢續族譜,政治目的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此事孤要再考慮一下,你們先退下去忙吧!”聶宇沒有立刻給出回復。
眾臣鬆了口氣,漢王沒同意不要緊,不拒絕就行了,那就還有余地。
他們現在已經快習慣了,給漢王這樣的開國雄主做文臣。雖然能撈個開國功勛,史書上留名立傳,但抗壓也是真抗壓。
漢王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說一不二,內閣必要時就是漢王的橡皮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