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劉你這耳朵真該讓吳大夫給你噶了,朝廷的意思是說紡紗機……嗯,就是跟你說不明白,你婆娘平時咋給你做的衣,那衣的布就是用這玩意給你紡出來的。”
“哦,還是沒聽明白。”
“……”
“算了,反正咱倆用不著,朝廷這意思好像是打算給那些有錢人租的,咱們可沒幾個錢租這玩意,而且這玩意租來有啥用,自家不能織嗎”
圍觀百姓聽到這紡紗機,全都在那里議論紛紛,對這能織布的紡紗機,說新奇倒也不是很新奇。
因為紡紗機很早就已經有了,男耕女織的里面的織,基本都是依賴於古早紡紗織布的手工器械。
只不過這種紡紗器械年代久遠,最多就在前明革新過一次,搞出了水轉大紡車,而且限制頗大,許多地方都用不了,整體上效率的提升也不是很大。
百姓們對邸報上推廣的紡紗機不以為然,而那些商人就不同了。
他們得到了邸報上,有關朝廷推廣新型紡紗機的消息,全都敏銳抓住了其中的關鍵點。
這個吃人的時代,能成為商人的,就沒有不是人精的。
邸報是什么東西
雖然已經被朝廷逐步推廣下行,可依舊還是屬於官辦機構,掌握了大漢朝廷的輿論權。
能登在邸報上的,要么是軍情急報,要么就是重大國策,怎么可能會有真的平平無奇的消息
所以,這新型紡紗機絕對是有什么獨到之處,再聯想到一年多前,曾有小道消息說,朝廷在長江放了一艘能無風自動的戰船。
這一聽就是謠言假消息,可不少人都上了心,覺得不會空穴來風,而且朝廷事后的措施只是封堵消息,而不是矢口否認。
凡是知道紡紗機消息的荊州商人,全都對這朝廷即將租賃展示的新型紡紗機,投去了關注度。
就連一開始不知道詳情的商人,后面也通過各自的手段,慢慢得知朝廷即將推廣新型紡紗機,甚至還有小道消息宣稱這新型紡紗機,紡紗織布的效率勝過原來紡紗機十倍。
這則小道消息明顯是大漢朝廷藉機放出來,不少富商巨賈都看出來了,但他們還是不約而同保持沉默,同時對朝廷貿然吹下這么大的牛感到驚詫。
別說勝過十倍了,就算勝過一倍,那這新型紡紗機都值得他們入手了。
大漢朝廷也沒讓這些滿懷期待的商人等待太久,才到了九月份,工部就把第一批“興華”號紡紗機下放出去。
第一批機器,都是純手工人力機器,但已經改進過數次,效率比之歐洲珍妮機還高。
它的名字來自大漢的年號,沒什么寓意,就純粹圖個吉利省事。
第一批紡紗機出來,馬上就是商人圍觀瘋搶。
反正這第一批機器,只是租賃,不用他們直接購買,就算虧也虧不了多少。
嗯,這些商人原本是打算要虧錢的,雖然他們覺得大漢朝廷不至於撒謊,但又怕朝廷可能因為連番戰爭,國庫有些空虛,所以才出此下策集資籌錢。
他們倒是不介意,甚至很愿意給朝廷出錢,偽清那邊出錢就真的出錢了,可能官府還覺得你給的不夠,覺得還能再榨點油水出來。
而大漢則不同,這個朝廷簡直正牌的不像話,他們就算主動給錢,這大漢朝廷的官員也都不要,要了也會打借條。
可以說,跟大漢比起來,偽清反而更像是反賊,行徑更像反賊。
許多搶購商人,打算藉機出錢資助朝廷,順便在漢王跟前刷個好感。
可沒想到,紡紗機租回去短短半個月,他們就被這新型紡紗機給完全鎮住了。
不是,朝廷哪里弄來的這紡紗機不論速度效率,簡直高的離譜。
沒有任何遲疑,察覺到了紡紗機居然真的言如其實,甚至比起說的還夸張,許多商人瞬間意識到了這東西的前景。
他們立刻爭著搶著,派人前往工部衙門,甚至自己本人帶著錢,去工部衙門要租賃更多“興華”號紡紗機。
部分家大業大的商人,乾脆帶上了田契、地契,要去主動獻給朝廷,來換取採購紡紗機的特權。
短短半個月,工部衙門的門庭都快被商人擠破。
荊州府衙的衙役,還有巡邏的軍衛,都被借調去了工部外衙維持秩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