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走私海路
嘉慶要調大名鼎鼎的索倫兵入關了,人在荊州的漢王聶宇對此還不知道。
知道了也無所謂,索倫兵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在偽清無止境的壓榨下,現存的索倫部人口,能有五萬都算頂天了。
而且,偽清為了確保索倫兵的戰斗力,強迫索倫人生活在白山黑水的苦寒之地,只允許他們茹毛飲血,不許他們種地農耕,獲得穩定的生存環境。
對了,雍正時期曾經意識到火銃技術的進步,所以對索倫兵也進行了火銃武備,操練出了先進的索倫龍騎兵(火銃騎兵),足以跟準噶爾龍騎兵相抗衡。
然后,乾隆時期的一次索倫人演武圍獵,乾隆看到索倫人居然使用火銃,頓時大生警惕。
派人先收繳了索倫人的火銃,接著下旨斥責索倫部,數典忘祖,忘記了索倫部的騎射本領。
換言之,這支嘉慶寄予了厚望,入關的2000索倫兵,可能確實敢打敢戰。
但掄起實際戰斗力,對大漢來說甚至可能不如普通清軍。
因為這特么就是一支純冷兵器部隊,一把火銃都不帶,純靠血肉之軀跟漢軍的線膛槍、迫擊炮對轟。
荊州,漢王府。
聶宇正在接見汪興堯和汪興業這兩個族兄弟,徽商已經在月前被楊芳的武力威懾下,“自愿”解散了商幫。
商幫解散了,但未來何去何從,徽商們得知道。
汪興堯和汪興業作為商幫這一大票商人的代表,主動來到荊州面見漢王,順便詢問大漢未來到底打算怎么搞
徽商總得摸清一個大致的風向,看看什么生意能做,什么不能做。
汪興堯來大漢已經不少次,所以還算能放得開。
汪興業卻是相當拘謹,畢竟接見他們的可是漢王,大漢的實際掌控者,相當於新朝的“皇帝”了。見到“皇帝”不用拜見,這太不可思議了!
二人行禮過后,聶宇叫人搬來椅子賜座。
等兩人都略帶侷促坐下,聶宇才說道:“二位能過來,倒也省的孤下旨給徽州府那邊的徽商們了。直說了吧!孤不喜歡講廢話,徽州那邊的徽商,都想知道些什么”
聶宇如此客氣好說話,倒讓汪興業有些驚詫,仔細確認不似作偽后,當下大著膽子問道:“草民……草民只想斗膽請問漢王,這未來大漢的商人,到底應該如何去做我曾經看過《大漢律例》中,有關如何管理商人經商的條目,里面的各種明規確實很好,但並不能完全表明大漢對我等商人正經營商的立場態度。徽商還沒解散之前,許多商幫的成員對此都頗為憂慮,希望大王能給我等一個準信。”
聶宇聽到這話頓時笑道:“我知道你想問什么,你想問的應該是走私和開海吧”
走私、開海才是汪興業要問的重點,也是徽商目前最關心的東西。
商人不一定要走私,也不一定要在海上討生活。但能做到頂級富商,還能在這個時代登頂全國首富,那與走私和海路必定脫不了干係。
大漢的律法,禁止商人走私!
抓到了就是從嚴判罰,不論走私的商人,還是故意放商人走私的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