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宇掃看了一眼下方眾臣,忽然大笑道:“哈哈哈,好了,諸卿不必如此警惕憂慮,孤這胸腹已有決斷。”
聶宇說道:“粵東天地會起事,雖是打了反清復明的旗號,但這旗號說到底也是為了聚攏人心。說句不太好聽的,這大明已經亡了一百五十多年,就算真有忠臣,也該被韃子殺的差不多了,剩下起事者無非就是借個義旗。”
“既然如此,又何須擔心王卿前面說的就很好,都是一起反清的義軍,何分彼此偽清韃子尚未滅掉,就這么互相內斗,那這大事是永遠也干不成的。”
聶宇這漢王都這么說了,眾臣雖然還是心有芥蒂,但仔細一想大王說的也確實沒錯。
大事都還沒辦成,就先著急內斗,那還干個屁的大事!
給眾臣都提了個醒,聶宇接著又大手一揮:“既然粵東天地會的義軍已經起事,那我大漢就不能坐看友軍被滅,明年的戰略規劃也必須調整一下了。”
大漢原本的戰略預案,明年雖然不打算休兵,因為實在沒空休息,一旦停止進軍就可能給清軍喘息時間,讓大漢后續陷入嚴重的戰略被動。
大漢如今看著強大,但地盤還是太小了,打下江南之前,真的一點都不能停下。
大漢的陸師、水師兩大都督府,之前已經定好的戰略規劃,是明年先進攻安徽的淮南諸州府,包括廬州、六安、滁州、和州、鳳陽(淮南)、潁州(淮南)、泗州(淮南)。
雖然漢軍目前已經控制了安徽長江以南,但自古守江必守淮,綿長的長江防線是根本守不住的,必須倚靠淮河建立防線,才能抵擋北方的清軍大股南下。
安徽后來為什么把省城從安慶轉到了合肥,就是在於合肥的戰略地位太過重要,這里屬於淮河防線的中段地區。
歷史上,曹魏和孫吳就在此爆發數次大戰,還打出了“孫十萬”的名場面。
即便到了后來,紅色軍隊南下也是先拿下合肥,對南京的光頭政府帶來了沉重的防御壓力,最終導致長江防線整體崩盤。
只有拿下了淮南,漢軍才能全力進攻江寧(南京)。
不過現在,計劃得稍微變一變了,淮南明年還是要拿,但還要同時南下進軍廣東。
廣東能拿下的話,聶宇還是非常愿意優先拿下廣東。
拿下了廣東,大漢就能提前打開海外的貿易商路,跟海外洋藩進行貿易來往,獲取海外的戰馬、白銀、優質綿羊等各種財富物資。
而且,廣東一下,大漢的工業革命就可以稍微放快一點。
因為有了海路商道,布也不愁賣不出去了。工業革命初期帶來的紡紗革命,遠超國內需求的過量布,都能通過海路商道賣出去。
聶宇想了想,又對顧景補充吩咐道:“禮部立刻著手選派使者,前往粵東聯繫那里的天地會義軍,能招撫就招撫,招撫不了的也可以結盟。總之先打清軍,后面的事可以后面再說。”
這吩咐實際上有些多余,歷史上的廣東天地會起事,雖然打得也是反清復明旗號,但后來太平天國一來,他們便馬上歸附了太平天國。
只要大漢不對這些天地會太過分,正常對待這些天地會義軍,同時還能再妥善解決當地的土客矛盾,那他們才不會管漢王是姓朱明,還是姓大漢呢!</p>